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3-21 09:47:03
原標題:讓泰山文化浸潤校園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讓泰山文化浸潤校園
來源:中國教育報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坐落于“五岳獨尊”泰山腳下,是一所專業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充滿創新活力的職業院校。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利用地域優勢,結合專業特色,充分發揮作為山東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校作用,扎實開展“泰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出以泰山文化助推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文化育人之路。
把握黨建廉潔教育和文明校園創建兩條主線,構建文化體系
推動泰山文化與黨建廉潔教育工作有機融合。學院堅持以文化人、以文促廉、以廉潤心,將文化浸潤與黨性教育相結合,把泰山文化融入到黨員理論學習、學生黨校日常教育、主題班會和黨團日活動中,提升黨員、團員文化素養和廉潔素養。探索黨建共建,積極與泰安各領域基層黨組織互聯互通、融合共建,推動泰山文化傳承發展。比如,學院與泰山“挑山工”發源地大津口沙嶺村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努力構建學院人才、智力、專業優勢與沙嶺村歷史文化、旅游優勢互補黨建工作新格局。學院黨員教師、黨校學員前往泰山西湖廉潔文化教學點、泰安市主題黨日活動中心、徂徠山教育基地等地參觀學習,把紅色資源轉化為學習泰山文化和廉潔文化的生動教材。
推動泰山文化與文明校園建設有效融合。學院充分利用泰山文化資源,構建具有泰山地域特點的文化體系,開展泰山文化實踐教育活動,并將其列入校園文化“十四五”建設規劃、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和文明校園建設實施方案。常態化開展文明校園建設,以傳承創新泰山文化為重要載體,舉辦書法繪畫比賽、禮儀展演、經典誦讀、服裝模特大賽等活動,大力培樹文明、專業山服人形象,構建具有歷史傳承、時代特征、泰山印記和服裝特色的校園文化育人體系。
注重課程和環境規劃建設,豐富課堂維度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體系。泰山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新與傳承學院尤為重視,開設多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專業,如民族服裝與飾品、音樂表演、書畫藝術等,設置了民族服飾文化、剪紙藝術、雕塑藝術等一系列專業課程。教師深入挖掘泰山文化思政元素,將泰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推動泰山文化進課堂、進頭腦。
打造校園環境隱性文化課堂。學院將泰山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校園環境建設中,學院大門兩側的“盛世·泰山”浮雕群以展示泰山歷史文化和中華服飾文化為內容,以歌頌和諧盛世為主題,有40多位藝術名家參與創作,具有極高藝術價值;校園內泰山石刻園是集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石刻園林,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為其題詞“歷史的藝術”。學院服飾博物館占地千余平方米,共設四個展區,全面系統生動地展示了中外服飾文化。學院結合課程所需建設泰山大講堂、藝術劇院、茶藝實訓室等多個文化設施,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文化滋養。
著眼平臺和品牌雙向提升,提供有力載體
打造“天下泰山 時尚泰安”文化品牌。學院依托專業和師資優勢,聯合泰安當地服裝企業和文旅產業,在時尚設計、時尚傳播和泰山文化等領域開展研究,推出《天下泰山 時尚泰安》電視欄目,將主流時尚與泰山文化相結合,推動時尚泰安建設。“天下泰山 時尚泰安”文化品牌宣傳案例獲評山東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優秀案例。
成立“紫薇花”藝術團。“紫薇花”是泰安市市花,也是校園中的常見花卉,象征著蓬勃和朝氣。“紫薇花”藝術團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導向,是學生技能培養、教師技藝切磋、學院宣傳交流的平臺,更是展現學院品牌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紫薇花”藝術團成員曾在泰安市春晚、泰安市大學生風采展演等全市文藝活動中登臺演出。
推出“華裳天下”服裝表演項目。時尚表演與傳播專業學生身穿師生設計制作的古今中外服飾,通過模特動態表演,配以服飾特色解說,生動展現社會歷史變遷和各民族文化風貌。該項目多次在泰山國際登山節、山東省職教博覽會等大型活動中亮相,并走出國門在意大利“中國文化年”活動中進行展示。
建設泰山文化研究闡釋平臺。泰山文化研討會的舉辦,為研究齊魯、泰山、大汶口文化提供了更有廣度和深度的平臺。為深入開展銀杏樹文化、紫薇花文化研究,突出學院服裝類和藝術類專業特色,學院重點建設泰山漢服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教師完成多項與泰山文化相關的省級課題。
推動實踐和育人互融互促,服務地區發展
廉潔文化潤心。學院把泰山文化中廉潔元素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和文化育人格局,結合泰山文化中泰山清官廉吏、優秀家風家訓和廉政碑刻文化開展思想教育,傳承弘揚泰山優秀廉潔文化基因,師生積極創作廉潔文化歌曲《清風徐來天地間》,教師廉潔文化作品《松風》獲全國高校藝術與設計作品展評教師組一等獎。
開展志愿服務。在泰山國際登山節、泰安馬拉松、泰山漢文化節等泰安市大型活動現場,在天外村、岱廟、紅門等旅游景點,處處都有學院志愿者的活躍身影。師生積極為游客提供服務,用實際行動為泰安發展散發著光與熱。
創作文化精品。學生參加2018年央視春晚演出及央視《我們是黃河泰山》節目錄制,受到廣泛贊譽。教師陶瓷作品《穩如泰山——泰山玉瓷茶具套裝》、浮雕作品《泰山之魄、泰山之魂》、木雕作品《泰山“挑山工”扁擔》在山東省精品旅游文創設計大賽中獲獎。師生創作的“中華魂”雕塑、“虎頭虎腦”泰山兒童民俗頭飾、東岳陶瓷藝術工坊等參加山東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展、首屆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
豐富宣講形式。學院選拔的泰山宣講員,走進景區景點,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介紹泰安文旅資源和泰山文化。編寫《高校領域違紀違法案件警示錄》,開展“我在泰山等你來”短視頻大賽,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展播泰山文化優秀網絡作品,使新媒體為泰山文化宣講“插上翅膀”。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教師發揮專業特長開展職教助農,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6個省級文明村譜寫村歌,其中為岱岳區板大山村創作的歌曲在山東省“村歌嘹亮”征集展演中獲得特別獎。
通過加強文化體系、專業課程、校園環境建設,依托極具學院特色的品牌項目和實踐活動,師生得以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地接觸泰山文化,進一步推動校企融合、校地融合,形成泰山文化資源、地方行業資源和高校智力資源有力互補,更好地服務于泰安城市建設和學院高質量發展。學院將繼續把泰山文化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用足用好泰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用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泰山文化滋養青年學生,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李金強 牛東 張柏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