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3-21 09:47:03
原標題:匯聚多元合力 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匯聚多元合力 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交通學院始建于1956年,是山東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省部共建高校。2011年,學校獲批成為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十余年來,面向產業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特點,匯聚多元合力,構筑“教育—人才—創新—產業”“四鏈融通”育人平臺,形成一套包含育人平臺構筑、產教融合模式打造、導師團隊建設、人才培養體系完善、評價反饋改進的全過程管理機制,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獎(研究生教育類)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一、匯聚多元合力,構筑“教育—人才—創新—產業”“四鏈融通”育人平臺
面向區域和產業發展需求,人才鏈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強化校地、校產、校企合作,匯聚地方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企業機構、研究院所等多元合力,打造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的育人平臺;構筑育人平臺管理機制,推進共建、共管、共享。
作為發起單位成立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威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協會。與威海南海新區管委會共建威海海洋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入選首批山東省新型研發機構。依托現代海洋、交通物流等多個山東省現代產業學院,與山東高速、中集來福士、招商工業、濟南重工等40余家行業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累計培訓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1000余人,接受學生實習2000余人次,獲評首批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專業—產業”“六對接”校企合作機制
為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契合度,增強專業對接產業的緊密性,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基地、“雙導師”制、評價體系、專業文化等方面構建“專業—產業”“六對接”的校企合作機制。
“六對接”即人才培養目標對接產業轉型升級目標、課程體系對接崗位標準、校內實踐基地對接工程生產現場、校內導師對接校外導師、應用型人才評價體系對接員工考核標準、專業文化對接行業企業文化。近5年,聘用產業導師300余人,獲國家教育部門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3項,建設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專業群2個、省研究生教學案例庫5個、省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6門。
三、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構建“導學+導德”的校內外導師管理機制
結合專碩培養規律,推動導師團隊建設,創新管理模式。以“導”促學,以“導”涵德,構建“導學+導德”、校內外協同的導師團隊。圍繞導師遴選、師德師風、團隊分工、崗位職權、考核獎懲等方面健全管理機制。
近5年,培養碩士研究生導師195人,包括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交通運輸部門青年科技英才等省部級人才27人,山東省優秀導師6人,山東省優秀導師團隊2支,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支,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16個。導師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2項。
四、強化應用能力,打造“育人+育才”的全過程人才培養管理機制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應用能力+思政意識”“雙提升”為目標,建立了涵蓋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學生資助、就業指導等環節的全過程培養管理機制。堅持育人與育才相統一,培養目標定位于專業知識、職業素養、思政意識、創新精神等。在導師引領下,充分利用校內外育人平臺,形成“理—研—產—創—賽”“五結合”的培養過程。
“理”即理論教學,為應用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識基礎,構筑專業性與綜合性理論體系,通過課程思政融入提升強國意識。“研”即科研實踐,解決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脫節的問題,實現師生間科研經驗與科學精神的傳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產”即生產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技術創新,并在生產中體會工匠精神。“創”即創新成果,通過科研與生產的雙重實踐,發現、解決和總結問題,形成創新成果。“賽”即學科競賽,是體現創新意識、檢驗創新成果的良好平臺,通過團隊協作磨煉學生的合作精神。
近5年,研究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79項、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14項、優秀畢業學位論文獎9項。
五、優化整改循環,建立“定量+定性”的人才培養評價反饋機制
以學生應用創新能力評價為核心,建立“定量+定性”的人才培養評價反饋機制。定量評價主要是通過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創新成果、競賽獎項等進行考核;定性評價主要是由學生、導師、企業等多個主體通過分析學生的思想品德、專業能力、實踐創新思維、職業發展潛力等進行綜合定性評定,實現定性到定量的轉化。以此為基礎,對培養體系各環節的培養效果、管理機制進行評價和反饋,形成優化整改良性循環。
(于利民 孫洪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