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4-04-18 08:51:04
原標題: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
來源:解放軍報
①②③④
艦艇部隊出海訓練時間長,活動條件相對受限,更加需要基層文化發揮教育人、熏陶人、激勵人、凝聚人的重要作用。在建設實踐中,如何發揮官兵主體作用、激發基層文化建設活力?如何克服活動內容缺少新意、開展不夠持續等問題?海軍山東艦創新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注重突出時代感、增強官兵參與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樣本。
——編 者
深藍大洋,靜謐夜空,戰艦伴著“嘩嘩”的犁浪聲,前行在歸航途中。
夜里8點多,山東艦中士高妍正在負責區域巡查。走著走著,她聽到遠處有歌聲傳來。
循著聲音,高妍打開了阻攔機艙的艙門。艙門里,是一番熱鬧景象。中士魏晶正在唱歌,旁邊圍坐著幾個戰友。
山東艦剛結束了一次長時間的遠海訓練任務,還有一天就要靠港。晚上,各部門接到命令“原地休息”,魏晶等艦員們便自主組織唱歌活動。這樣的情景,在這艘入列4年多的年輕航母上,已十分常見。
近年來,中國海軍走向遠海大洋的步伐加快,“以海為家、以艦為家”逐漸成為艦艇部隊官兵的常態。遠洋航行期間,艦艇作為“移動的國土”、作戰的單元,空間相對密閉、信息流動受限。在這種特殊環境里,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顯得更加旺盛迫切。如何在現有條件下豐富艦員的業余文化生活,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此前,山東艦積極引導每名官兵精通一項體育運動、分享一本精彩圖書、交流一個家鄉故事、拍攝一條視頻短片,鼓勵每個班培養一名文化骨干,建強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以豐富艦員文化生活。
“海星合唱團”“海鷗照相館”“芷蘭書畫社”“戰浪健身團”……記者了解到,如今在山東艦上,來自各個戰位的年輕官兵,成立了十幾個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激發了基層文化建設活力,為官兵展現自我、獲得成長提供平臺,持續助力官兵放飛青春夢想。
在大洋風浪中誕生、在時代潮流中前進的首艘國產航母,正依托一支支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營造著生機蓬勃、青春活躍的文化氛圍,也逐漸形成一種官兵喜聞樂見、具有海軍艦艇特色的基層文化建設樣式。
一
燈光亮起,彩色光束在舞臺中央跳動。伴隨動感旋律響起,一場演出在山東艦機庫拉開帷幕。演出開場,中士郭家強帶著“14°街舞社”表演了歌舞節目《青春戰歌》。
13歲開始練習街舞的郭家強,大學畢業后選擇入伍。本來,他“已經做好了告別街舞的準備”,覺得“軍營肯定是很嚴肅、很緊張的,估計沒有機會跳街舞了”。來到山東艦后,這種認識有了改變——艦上生活的確有嚴肅、緊張的一面,但更有團結、活潑的一面。
剛上艦時,郭家強還有些靦腆。正值艦上迎“五一”晚會征集節目,他在戰友的鼓勵下報了名。演出那天,郭家強的一段精彩街舞收獲臺下戰友的熱烈掌聲,讓他倍感欣喜。
后來,在機關部門支持下,他發起成立了“14°街舞社”,現在已有40多個社員。“和戰友一起跳舞,特別開心。大家的感情越來越好、越來越團結?!惫覐娬f,“有社員跟我說,跟隨音樂律動跳一跳,會很放松,感覺整個人變得‘能量滿格’。”
如今,山東艦上的大型節慶日文藝演出活動,基本上都有“14°街舞社”社員的身影。郭家強覺得“這是特別酷的一件事”。
與“14°街舞社”一樣,“辣醬樂隊”也是艦上文藝演出的“常客”。
“辣醬樂隊”的負責人是炊事員、中士阿拉騰魯,他也是樂隊的吉他手。樂隊的名字,起源于深受大家喜歡的炊事班自制辣醬。這幾年,阿拉騰魯送走一批批老成員,又迎來一批批新成員。樂隊成員在變,但這支樂隊始終活躍在航母的大小舞臺上。
阿拉騰魯說自己有些“社恐”,但是站在表演舞臺上的他,卻自信瀟灑極了。來自內蒙古的他,拉馬頭琴是一絕。今年年初的表彰晚會上,他的一曲《鴻雁》,將官兵的思緒仿佛一下子帶到大草原。
在那次晚會上,“辣醬樂隊”的一曲《我愛這藍色的海洋》,將晚會氛圍推向高潮。榮立二等功的女兵馬旭東在登臺接受表彰后,沒過多久再次上臺。不過,這次她是作為樂隊鍵盤手出現的。
據統計,像“14°街舞社”“辣醬樂隊”這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在山東艦上還有十幾個。依托這些隊伍,山東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艦員們打破部門、專業、年齡、層級的區隔,聚在一起、玩在一起,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承載著歡聲笑語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培養了官兵團隊協作能力,加深了戰友之間的情誼,成為山東艦上一道靚麗的文化景觀。
當下,部隊官兵多為“90后”“00后”。他們生長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其文化個性差異化發展趨勢明顯。諸如“打牌、打球、歌詠”的“老三樣”,已不能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時候,文化骨干辛苦組織的文化活動,官兵參與度不夠高,一些官兵休息時間沉浸在“一人一機一世界”。如何讓官兵在現實中增加更多互動與交流?如何提高官兵參與文化活動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這些都是部隊帶兵人和文化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基層文化工作以官兵為中心,要尊重官兵主體地位,鼓勵官兵參與文化創新創造,讓文化發展為了官兵、依靠官兵,成果由官兵共享。”山東艦政工辦領導說,“建強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便是我們的積極探索之一。”
“當然,鼓勵發展的同時,也要做好管理?!迸炆闲麄鞲墒抡f。在山東艦上,每一個新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成立,都需要向宣傳部門報備,而且要經過“觀察期”的考驗:一方面,看參加的艦員多不多、反饋如何;另一方面,看現實操作性如何,可不可持續。要是通過了“觀察期”,相關部門就會給予全面扶持,并跟進隊伍發展情況。對于人數較多的隊伍活動,宣傳部門會從器材保障、場地協調、培訓學習等方面給予支持;每過一段時間,他們還會召集各個隊伍負責人開座談會,對隊伍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困難,及時予以幫助解決。
“群眾性文化活動就要體現‘群眾性’‘自主性’?!鄙綎|艦政工辦領導說,“在基層文化這片廣闊天地里,一個個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就像一棵棵幼苗。我們的工作便是作為守護者,去‘補苗’‘育苗’、施肥澆水,幫助它們長高長壯、開花結果?!?/p>
二
中士高妍是山東艦“海燕文藝社”的負責人,存有一本很大、很厚的相冊。相冊里面是一張張簽名海報。
每次“海燕文藝社”組織完活動,高妍都會把到場艦員簽名的活動海報收集起來。兩年多時間,她已積攢了厚厚一冊。
這些海報見證著“海燕文藝社”一場場主題多樣、面向所有艦員開放的分享會:讀書分享會上,分享者有普通戰士,也有艦領導、部門領導;紅色故事分享會上,來自天南海北的官兵分享家鄉紅色故事;專題分享會上,航海部門艦員給大家介紹如何觀看云層、辨別天氣……
高妍小時候就聽父親說“航母有一個路口到另一個路口那么長”,但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到航母上當兵?,F在,因崗位需要,她的足跡遍布全艦通道。航母到底有多長,她已經用腳步丈量了很多遍。
“海燕文藝社”是艦員們展現自己、學習收獲的平臺,也是高妍在戰位之外,進一步展現價值的舞臺。每一次活動的組織策劃,對于高妍等“海燕文藝社”骨干來說,“是挑戰考驗,也是成長機會”。那一年,為慶祝山東艦入列3周年,他們組織了“我的青春我作詩”活動。從征集詩歌作品,到設計排版,再到舉辦詩歌作品展、詩歌分享會,活動持續了1個多月,贏得大家廣泛好評,也讓高妍等人特別有成就感。
海軍使命任務的拓展,對官兵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拔覀円劳腥罕娦晕幕顒雨犖?,以打造特色艦艇文化為平臺,不斷提升官兵的全方位能力素質。在這些活動中,很多艦員學到了新的技能,而且通過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起到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迸烆I導告訴記者。
以文化人,需要兼顧文化活動的娛樂與育人功能,這是基層文化建設的經驗規律。山東艦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之所以受到歡迎,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滿足了官兵不同方向的學習興趣,為官兵全面成長提供了沃土,幫助官兵挖掘自身價值、提升能力素質,讓官兵在豐富文化生活中,有所樂、有所悟、有所得,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芷蘭書畫社”的社員們便充分體會到了這一點。
從零基礎開始學起的中士杜新雨說:“沒想到,自己是在航母上接近了書法藝術?!比缃瘢慌穸判掠暌粯拥呐瀱T,一筆一畫已經練得有模有樣。去年,山東艦和山東省開展雙擁共建活動,舉行書法比賽?!败铺m書畫社”社員們拿出自己的作品參賽,有兩名社員獲了獎,讓大家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長期關注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干部王龍說:“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了官兵對外交往、彰顯價值的心理需求,對培養官兵自我發展的能力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它也發揮著價值傳遞和思想引領的作用。當一個隊伍的價值觀念被成員認同后,就會產生凝聚力,激發他們為共同目標奮發進取,從而打造出艦上暖心聚力的精神家園?!?/p>
三
參加群眾性文化活動,是周末時間山東艦很多艦員的主要活動內容之一。
“同志們,周六甲板‘半馬’跑起來!”二級軍士長梁華棟樂呵呵地給“老梁跑團”成員發出了通知。
從最初的兩三個人,到現在的200多人,梁華棟負責的“老梁跑團”是成立較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也是人員規模較大的隊伍之一。平時一有休息時間,梁華棟就會帶著跑團成員開跑。他還和隨艦醫生合作制作《運動與健康》海報,貼在通道里,教大家怎樣預防訓練傷、進行科學鍛煉。一起跑步時,大家也會跟梁班長分享一些心事。梁華棟說:“常常一個5公里、10公里跑完,年輕戰友的心結也打開了?!?/p>
每當他們在甲板上跑起“半馬”,都會有不少戰友前來加油。那浩浩蕩蕩的跑團隊伍,成為山東艦上一道別樣風景。
艦艇上,官兵活動空間相對較小、條件受限制,“因地制宜”是艦艇部隊開展基層文化活動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采訪中,記者發現,山東艦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都是根據航母實際條件,在官兵日常訓練、工作間隙插空開展。像“老梁跑團”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官兵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有效緩解了官兵訓練的緊張壓力、強健了官兵體魄,所以頗受歡迎。
要說起小空間鍛煉,就不得不提一級上士蘆赫菲發起的“戰浪健身團”。
身為甲板保障小組成員,蘆赫菲很清楚“自己必須得有好體力”。于是,兼顧任務需要和興趣愛好,蘆赫菲開始了健身之路。訓練空間有限,蘆赫菲便選擇徒手健身,還拍了一些徒手健身視頻,發到艦上內網,供大家一起學習鍛煉。如今,他自己變成“健身達人”,還帶動了大家一起練習。
下午體能訓練時間,記者走進一處通道,只見“戰浪健身團”的幾名骨干正帶著大家做燃脂運動。熱火朝天的場景,讓人很受感染。
“那一年,我們參加航母‘春晚’,表演了舞臺秀,那是真‘燃’。”蘆赫菲回憶道,“上臺前,大家都很緊張,不知道戰友們會不會喜歡這個節目。沒想到,卡點俯臥撐、單杠‘太空漫步’……一場表演下來,陣陣叫好聲、掌聲讓現場氣氛特別熱烈。艦領導都說,以后我們要常登臺展現健身成果?!?/p>
那次晚會之后,很多以前不太愛運動的戰友也加入“戰浪健身團”。當年的迎國慶晚會上,“戰浪健身團”的20個成員大方“秀肌肉”,又一次點燃了現場氣氛。
在一系列實踐中,艦上的基層文化工作者形成一種共識:在航母這個獨特空間里,要想把基層文化工作抓出成效,就必須立足使命任務需要,深入了解官兵訴求,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增強文化活動的群眾性、針對性、創新性,讓官兵人人想參與、人人能參與、人人有收獲。
青春的官兵,創造著青春的文化。“創新開展艦艇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了官兵文化需求,服務了備戰打仗、提高戰斗力的根本任務。”山東艦領導說,“我們更新理念、開闊思維、積極作為,尊重和釋放官兵個性,為他們搭建舞臺,把工作做細做實,相信終會結出累累碩果?!?/p>
文化有力量,潤物細無聲。在這艘馳騁大洋的戰艦上,群眾性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官兵和諧的“黏合劑”、增添動力的“加油站”、戰斗力提升的“助推器”。像高妍、蘆赫菲等文化活動隊伍骨干,經過組織、管理隊伍活動的鍛煉,在各自崗位上干得更加得心應手,逐漸成長為部門業務骨干。
一天清晨,記者走上甲板,參加了一場升旗儀式。朝陽下,艦員們朝向國旗一側筆直站立,身影格外挺拔。山東艦上,年輕官兵充滿著蓬勃朝氣、迸發著如火熱情,正在文化沃土滋養下,勇敢放飛著青春夢想。
(版式設計:周永昊)
圖①:“辣醬樂隊”為官兵演出。圖②:“芷蘭書畫社”社員練習書法。圖③:基層文化骨干參與艦上的文藝演出。圖④:“海鷗照相館”成員學習攝影技術。李 剛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