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4-04-18 08:51:04
原標題:客流增長300倍 營收翻了3000倍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客流增長300倍 營收翻了3000倍
來源:經濟參考報
“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山頂吃泡面。”伴著節奏強烈的音樂,順著金頂臺階漫步而下,短短6秒鐘的視頻,就收到了8000余萬次瀏覽,并獲得了270余萬次點贊。豫西伏牛山區的老君山火爆網絡,似乎就在一瞬間,甚至“一座山帶火了一座城”,輻射帶動欒川1.5萬人就業,帶動地方綜合收入40億元。
17年間,客流量從約1.5萬人次增長至450萬人次,增長300倍;綜合收入從33萬元增長至約10億元,翻了3000倍。尤其是近5年,客流從76萬人次突破450萬人次,營收從1.8億元突破10億元,客流和營收雙雙爆發式增長。“新銳”老君山何以成“頂流”,記者到這里一探究竟。
十億投入十年虧損 “頂流”曾是“吞金獸”
2023年五一假期,在其他景區抓緊開門迎客的時候,老君山票務中心門前的醒目位置,卻擺起了“歉意奶茶、旅行欠條領取處”的牌子。原來,可同時承載2.5萬人進山游覽的老君山,早在假期之前就已預約滿額。但面對景區門前上千名未搶到票的游客,老君山給現場無票游客開具了一份有效期10年的旅行欠條,并附贈奶茶、雞腿簡餐一份。
“老君山欠您一次旅行,有效期十年”,這一舉措贏得網友怒贊:“這才是有溫情的旅行”“唯有真誠最無敵”“格局大了,路就寬了”。
老君山究竟有多火?今年春節大年初三凌晨四點,老君山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張鵬遠接到景區電話,通知他趕緊到景區門口值班。他趕到現場,只見可容納超萬人的景區廣場密密麻麻擠滿了人車。好在景區和公安等部門協作,保障當天3萬余人順利登山。
暮春時節,海拔1500米以上的老君山天氣微涼,乘坐索道俯瞰山川,深山草木尚未復綠。盡管是北方山岳景區的傳統淡季,老君山一天仍有超萬人進山游覽。
26歲的李先生一行7人從河北保定自駕來到老君山,主要就想看看峰林云海和金頂亮燈。“我們是通過短視頻關注到老君山,最近老君山的登山照和變裝秀特別火。”2023年,老君山景區迎客450萬人次,綜合收入約10億元,綜合納稅2.38億元,總資產超過40億元。
但17年前,老君山景區本是屬于洛陽市欒川縣欠有1400萬元債務的國有林場,員工工資都已經發放困難。當地政府動員時年60歲的礦山企業家楊植森接手林場,“聚集北山之財,開發秀美南山”,由此拉開老君山的文旅開發大幕。
景區規劃之初便與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提出“到2025年,將老君山建設成集觀光游覽、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建設過程中,投資超10億元,在58平方公里的老君山景區打造十里畫屏、金頂建筑群、懸空棧道等旅游產品。同時,每年拿出3000萬元用于營銷推廣,放手讓營銷人員各展其能,奔赴各地推介攬客,先打開省內市場,再打開全國市場。
十年打磨,直至2017年,老君山景區營收1億元,才基本實現收支平衡。“許多人認為老君山爆火就是因為短視頻傳播,實際上,短視頻傳播只是‘催化劑’。”張鵬遠說,前期持之以恒的產品打造、線下營銷、團隊建設,才是老君山能“一遇風云便化龍”的根基。
五載光陰百億流量 “新銳”變成“吸金石”
2019年年底,一場大雪降下,老君山銀裝素裹。山高天寒,玉樹瓊枝,北風凜冽,云海濤濤,陽光透過云海傾灑在海拔約2200米的三座金頂上,金碧輝煌,壯美秀麗。幾位老君山員工隨手拍下的金頂雪景上傳網絡后,短短半個月就達到了10億次曝光量。
時年72歲的楊植森,雖不是互聯網新生代,也未從事過相關領域,卻關注烏鎮互聯網大會,也是短視頻平臺的常客。管理團隊在短視頻領域發力的想法,不僅得到他的認同,而且還要拿出“真金白銀”換流量。
隨即,老君山動員全體員工拍攝短視頻,并給出獎勵政策:單條視頻播放量達到100萬次,獎勵1000元;每增加100萬次播放量增加獎金1000元,單條視頻獎金封頂10000元。隨后,這一政策對游客同樣適用。老君山景區由此創下了“一名員工3年拿100萬元獎金”的“傳說”。而攝影師、視頻達人、網紅博主等“專業選手”下場后,美輪美奐的視頻、圖片,一次次將老君山推上“頂流”,連“浮冰已清除,游客請放心來玩”的景區動態通告都擠上熱搜榜。
2020年11月底,張鵬遠發布一段13秒的老君山雪景視頻,迅速獲得了6000萬次瀏覽量和180萬次點贊。“當你打磨好的產品出圈后,你會發現各種資源都向你集聚。”張鵬遠說,幾年下來,員工團隊中積累了6個粉絲量超20萬的個人視頻號,景區視頻號粉絲量也突破170萬,但百萬游客才是老君山成為“頂流”的真正推手。
從事13年出境游的鄭州人何承倚正是于2020年被老君山的雪景吸引。他曾兩次爬過老君山,彼時是純粹游玩,2020年春節過后,他在老君山蹲點3個月,尋找屬于自己的商機。通過觀察發現,盡管冬春季節是北方山岳景區的傳統淡季,但雪過天晴,冬去春來,老君山并沒有偃旗息鼓,客流量仍然很大,且當地缺乏高端民宿,于是何承倚投資約800萬元建了有28個房間的高端民宿,2023年全年入住率超過70%,營收約400萬元,預計兩年收回成本。
2019年至2023年,僅在抖音平臺上,定位老君山風景區的視頻瀏覽量已超過140億次,客流從76萬人次突破450萬人次,營收從1.8億元增長到約10億元。“一座山帶火了一座城。”欒川縣委宣傳部部長孫欣欣說,在30余萬人口的小城欒川,老君山景區輻射帶動1.5萬人就業,帶動地方綜合收入40億元。
十億營收如履薄冰 “網紅”何以變“長紅”
2021年,當“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山頂吃泡面”的BGM(背景音),配著冬日雪景火遍短視頻平臺時,楊植森沒有來得及欣喜,而是為景區的服務“掉隊”而憂慮。
2022年,當“網紅”老君山迎來第一波夜爬游客時,景區的第一反應不是“歡迎”,而是“勸阻”。對老君山而言,冬春季節是傳統意義上的旅游淡季。在2019年之前,景區冬季要關門謝客,與此類似,夜間爬山在老君山也前所未有。
而老君山景區統計發現,隨著景區走紅網絡,年輕人成為游玩主力,他們由“觀風景”變為“重體驗”,夜爬觀景、冬日打卡、春季變裝等扎堆現象都在揭示這一變化。適應淡旺季、日夜間客流量的變化,滿足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是老君山景區把“流量”變“客流”的關鍵。于是,老君山冬季不再關停景區,夜間統一組織夜爬,還不斷追加投資,引入玻璃漂流、騰云棧道、步步驚心、沉浸演藝、漢服旅拍等時尚項目,滿足青年人群的體驗需求。
“雪還是那個雪,要想把網上的‘流量’真正轉換為‘客流量’,關鍵要在開拓上下功夫,不斷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為游客提供更高品質文旅產品。”老君山文旅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楊佳厚說。
“2023年游客量達到450萬人次,‘80后’和‘90后’占比44%,‘00后’占比43%,正是因為主動適應了消費群體、消費需求、消費時段的變化,老君山才能在過往幾年‘網紅’變‘長紅’。”張鵬遠說。
“從淄博燒烤,到爾濱冰雪,再到天水麻辣燙,這些異軍突起的文旅現象,我們都在關注研究。”楊植森對洛陽近年來提出的“顛覆式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文旅消費新理念頗為贊同,認為老君山正是順應了文旅發展新趨勢,才在過往數年成為“網紅”景區。
當前,一年450萬人次客流量已經逐漸“吃干榨凈”淡旺季、日夜間的客流潛力,單一景區客流量大規模增加已不現實。在熱門景區快速更迭下,如何區域聯動,提升服務,保持“長紅”乃至“更紅”,是老君山正思索的問題。(參與采寫:鄭家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