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4-04-26 09:10:04
原標題:一個縣城的招商秘籍
來源:央廣網
原標題:一個縣城的招商秘籍
來源:央廣網
“如果政府能夠給我們在項目落地上補貼一下,我們資金的壓力小了,項目建設的進度就會更快一些。”4月13日,上海時鏈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閆磊,就零碳數智化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座談交流時,試探著提出了這樣的需求。
“剛才你說之前到我們高青的醫院去調研過了,覺得我們一個縣級醫院體量偏小,做零碳數智化改造資金回收期會很長。是的,公共機構的節能空間相比大企業、大能源消耗企業肯定小很多。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先后次序,先從我們的供熱及幾家大型用能企業入手,之后再延展到其他領域?”淄博市高青縣副縣長顧叢叢頓了一下,“我們高青作為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縣,將著力于在多個用能領域打造示范項目,必將為貴公司的能源數字化改造系統提供多元的應用場景,如果愿意與我們攜手打造這塊‘試驗田’,不但能夠保證貴公司的投資收益,所打造的樣板也必將為公司對外推薦成為亮眼的名片,為公司帶來更多更大的市場份額助力。”
一番話下來,閆磊眼前一亮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與高青合作的決心,隨后的交流中,“補貼”二字再也沒有出現。
這樣的“反轉”,在高青縣委書記劉學圣帶隊赴長三角開展招商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次。
4月12日,在與一家醫藥公司座談交流時,對方表示目前被國內多個城市的招商團隊追逐,甚至有城市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會上門拜訪”。但高青并沒有因此在免稅、補貼等層面讓步,而是從“產業生態—產業平臺—產業應用場景”入手,以雙方高度契合的發展方向和廣闊的合作空間加以延展,讓對方“怦然心動”。
“高青到長三角,中間隔著1000多公里,我們跟企業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從參觀展廳到座談的兩個來小時,我們既需要表現出十足的誠意,也需要以足夠的專業來應對,有時候還需要一些談判技巧,才能推動招商引資項目的簽約落地。”顧叢叢認為這是招商人必備的自我修養。
要適應發展的新形勢,招商引資勢必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具體來說,“高”在視野理念、方法機制、產業層次和項目質量上。招商引資進入新階段,意味著招商人也需要更新理念,才不至于在全國范圍內的招商引資競爭中掉隊。
與一些地方產業鏈貪多求全不同,高青對招商產業鏈做了減法,去年是6個產業鏈招商專班,今年梳理簡化成了新材料、健康醫藥、新能源、臨港物流、農文旅等產業,優化成立了五個產業鏈招商專班,強化鎮辦與部門聯合,明確每條產業鏈任務目標。構建“縣級鏈長+副鏈長+鏈主+牽頭部門+配合部門”的工作推進體系。在這一工作體系中,縣級鏈長均為副縣長。13日,高青在上海對接兩家新能源企業時,身為該產業鏈“縣級鏈長”的高青縣委常委、副縣長孫瀟,便提前一天前往對接,在與對方的交流中以對該產業鏈堪稱專業的解讀,贏得對方對未來合作的信心。
12日下午5點多抵達上海,13日下午6點多離開,25個小時的時間里,對接的兩家企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孫瀟連晚飯都沒有來得及吃,便從座談會現場風塵仆仆前往火車站。
這樣的節奏,對于招商人來說其實是一種常態。
“坐最晚的車,起最早的床,走最長的路,這些形容旅游‘特種兵’的標簽,放在我們招商人身上同樣是適合的。”高青經開區投資促進部部長郭文明這樣介紹自己,“我很喜歡招商,這是一件特別有挑戰性的事。”在茫茫人海的上海地鐵里能準確定位并導航的郭文明,在招商一線工作已經有十來年,同事對他的評價是“快速機動、訓練有素、敢于正面突圍”。
在通勤動輒以小時論的上海,從一家企業到另一家企業,一般來說車程都在一小時以上。在座談交流時全神貫注、對答如流的招商人,在車上很快進入“休眠”,車里最大的聲響,是此起彼伏的鼾聲。而抵達下一家企業,他們在車停下來的瞬間便切換了狀態,下車與對方握手時容光煥發……
“夜色朦朧,個個目光炯炯,像獵豹一般。”這是一段關于特種兵的描述。如果說獵豹般的拼殺是招商人的A面,那打持久戰的韌勁則是他們的B面。
招商領域有個術語,叫“千百十一”規律,即1000個項目線索中,可跟的有100個,深入談的有10個,最終簽約的只有1個。這意味著,招商需要有“火眼金睛”,也需要有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的強大心理素質。
“有時我們跟對方已經談到就差簽約了,卻因為一些不可抗力導致前功盡棄。比如去年我們談的一家企業,他們想IPO前抓緊拿地,本來推進很順利,但今年轉過來上市政策收緊,企業原先的發展計劃放緩,與我們的合作自然也就放緩了。”不過,顧叢叢表示,高青并沒有選擇放棄,“招商好比交朋友,雙向奔赴才會長久,縱使我們暫時無法合作,并不意味著未來不會,而且保持良好關系,企業說不定還能給我們介紹新的線索呢!”
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在與企業交流時,招商人還需要有足夠細心的觀察力,除了話語本身,還要從對方的語氣、表情、動作中捕捉信息,“這就是我們不遠千里趕來上海的原因,你如果只是用電話或者微信聯系,所能得到的信息其實非常有限,也難以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在高青招商人看來,好的招商就是一心一意為企業著想,要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就得讓自己變得更專業,對企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招商人都應該能提供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答卷寫在問卷前。”
新形勢下,高青的招商“行動方案”,與省里的要求可謂是一脈相承。在招商的方向、方式和力量上,都進行了創新和強化。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外出招引也是不錯的學習機會,比如在上海,他們就學到了“三看三不看”的招商新思維,即“不看稅收看業態、不看盈利看潛力、不看資歷看團隊”,進而更加注重發揮其產業、創新和人才優勢,通過與其他地區的產業協作、創新協同,實現互相賦能。
從“雙向奔赴”到“緊密相鏈”再到“共同成就”,用高水平的招商引資賦能高質量發展,日漸成為一個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以高青為例,2023年高青GDP(225.5億元)增速為6.1%,列全市第三;規上工業生產總值(269.3億元)增速為7.4%,列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6.5%,列全市第一;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為7.2%,比2022年2.9%的貢獻率提高了4.3個百分點。
兩項工業數據增速列全市第一,背后是高青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上的持續發力。去年,高青縣實施省市重大項目44個,新投產產業項目18個,新招引過億元項目43個。今年1-3月份的招商引資,其省外到位資金、新引進過億元項目2項重要指標的年度目標完成率,均居淄博市首位。
《孫子兵法》有云:“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招商人要想招大商引好資所需要的自我修養,高青總結了4個要素:首先是脫離舒適區,有主動出擊的冒險精神;其次是讓自己的知識面足夠廣,可以聽得懂、接得住、答得上對方的話;再次是要有百折不撓的執著,一鼓作氣再而不衰三而不竭;最后則是要有足夠細膩的觀察力,能夠敏銳捕捉話里話外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攤開一張磨舊的高青產業布局圖,數十個紅色小圓圈分外顯眼。每招引一個新項目,高青縣的招商引資人員就會在相應位置做下標記。這是高青人“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后的赫赫戰果,更是高青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底氣。而每發現一個有可能落地高青的項目,他們就會像聽到沖鋒號的特戰隊員,又一次披掛上陣,全力以赴奔赴目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