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05-07 20:14:05
原標題:辦有溫度的學校 讓學生向陽生長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辦有溫度的學校 讓學生向陽生長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人物小傳 /
高紅燕,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燕山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過去12年間,她所帶領的學校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數學文化實驗學校、山東省優秀家長學校、山東省科普示范學校等榮譽。高紅燕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齊魯名校長”“濟南市三八紅旗手”,并在近日榮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 王丹青
“我一直堅信教育是農業,作物的播種和收獲不在同一個季節,中間那段時間,叫作積累和堅持。”過去12年間,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燕山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紅燕播種下一顆顆名為“文化”的種子,積累和堅持著“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經驗和理念,收獲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一所薄弱學校變身為名優學校,一所老牌名校重新煥發活力,兩所新建學校創新教育模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話一直激勵著高紅燕。在教育崗位上,她始終懷著一顆真心對待學生,努力讓教育回歸本真。
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秉持一顆“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的真心,高紅燕在校長的崗位上堅持了12年。
2013年,高紅燕擔任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校長。這是一所由兩個原村辦小學合并而成的學校。剛到學校時,高紅燕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學校圍墻岌岌可危,教學樓內處處是安全隱患,有的孩子從教室的窗戶里爬進爬出……
高紅燕下定決心改變學校的整體面貌,她一邊研究學校發展史和現實情況,一邊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描繪孩子們心目中理想學校的模樣。
“雅美教育”的辦學理念由此誕生。“育‘雅、正’,立‘善、美’。”高紅燕解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內涵、有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的新時代‘雅美品質’好少年。”
將文化潤物無聲的力量轉化為變革的強大動力,高紅燕的訣竅仍然是“一顆真心”。
彼時,盛福實驗小學76%的學生為農村學生及外來隨遷子女,孩子們的家長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更談不上陪伴和指導。高紅燕每天舉著大喇叭給孩子們講如何沖廁所、如何洗手,督促他們定期洗澡、剪指甲,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許多家長不重視家長會,高紅燕便督促老師逐個與家長溝通,并制定家長會的相關規則,引導家長積極參與。
在高紅燕的努力下,僅用了3年時間,盛福小學便發展成為濟南市新優學校和重要品牌學校,先后被團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稱號、山東省首批勞動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初心
2021年7月,學校2015屆優秀畢業生魏建峰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大學錄取。這些年來,從燕山小學教育集團走出的畢業生考取清華北大等名校的不少,但魏建峰的成績,高紅燕牢牢記在心里,“高興得像自己的孩子考取了一樣”。
“小時候的魏建峰性格內向,有一次我在他們班聽數學課,發現他思維敏捷,計算能力強,特別有數學天賦。”高紅燕“如獲至寶”,立刻聯系了魏建峰的家長,希望能為孩子以后的發展多設想、早規劃。高中時,魏建峰參加全國數學競賽,取得優異成績。
在高紅燕看來,只有把“人”作為關注研究的核心,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讓學生形成對現實社會、生活的思考、審辨、發聲的能力,才真正抓住了學校教育的根本。
很快,高紅燕職業生涯中的一次“大考”來臨——“雙減”政策推出后,孩子們的作業減少,這讓部分家長不放心孩子的學習情況。
于是,高紅燕決定打破常規的統一作業模式,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這是一次頗為大膽的嘗試。要想實現“人人有不同作業,不同人做不同作業”的目標,不僅要求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日常課題出發,將不同學科聯動起來,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更要求家長對學校、教師給予充分信任和支持。為此,高紅燕一方面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另一方面帶領老師們與家長深談、做家訪,消除他們的顧慮。
如今,燕山小學教育集團的“作業改革”已初具雛形。在高紅燕看來,無論改革怎樣“變”,“一切為了學生”的初心從未改變。
讓人生因投身教育而熠熠生輝
在高紅燕看來,孩子的成長不在于一時一事,校長最重要的能力便是對未來的判斷,要有對教育方針政策的精準把控和對學校發展的精準定位。
為此,高紅燕將成為“專家型校長”作為“畢生追求”,把學校發展當作一個大課題來研究。由她先后主持的19項國家、省、市級課題已經結題。她所帶領的學校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數學文化實驗學校、山東省優秀家長學校、山東省科普示范學校等各級榮譽60余項。高紅燕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齊魯名校長”“濟南市三八紅旗手”,并在近日被授予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每天走在校園里,我都能感受到學校在蓬勃發展、學生在向陽生長,這是一名校長最純粹的幸福。”高紅燕說,辦有溫度的學校、做有靈魂的教育,是她一直堅守的理念,更是她將踐行終生的信條。“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在精神傳承和執著堅守中,讓人生因投身教育而熠熠生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