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05-08 10:07:05
原標題:是司法文明建設中的核心任務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是司法文明建設中的核心任務
來源:法治日報
山東大學法學院崔永東在《法治研究》2024年第1期上發表題為《價值導向視野中的司法公信力建設》的文章中指出:
司法公信力建設是目前我國司法改革過程中著力推進的核心目標,也是司法文明建設中的核心任務。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活動和司法裁判獲得社會公眾認同和信服的能力,它包括諸多要素,如司法強制力(基于公正司法而產生的強制力)、司法判斷力(司法人員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所具有的客觀、準確的判斷能力)、司法拒斥力(司法人員排除內外部勢力干擾的能力)、司法自控力(司法人員良好的自律能力、有效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和權利保障力(通過司法手段來保障公民權利的能力)等,其中權利保障力最為重要,是核心要素。權利保障力這一核心要素的設定,意味著司法公信力建設必須堅持權利導向,必須貫徹權利保障這一根本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原則在法治領域的體現就是加強權利法治保障,在司法領域的體現就是加強權利司法保障。強化權利保障必須做到“切實”二字,只有切實做到保護公民權利的司法才會有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僅依賴司法系統,還需要其他權力系統的配合與支持,包括行政系統、社會組織系統、立法系統、決策系統和監督系統。各系統都在自身所處的體制和范圍內發揮獨特的作用,其中,司法系統發揮主渠道作用,行政系統發揮支撐作用,社會組織系統發揮輔助作用,立法系統發揮基礎作用,決策系統發揮領導作用,監督系統發揮監督作用。上述系統各顯其能,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進司法公信力建設。
當前,司法機關加快建設司法公信力的途徑有:第一,加強隊伍建設。司法隊伍建設是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司法公信力建設、強化權利保障提供一種堅實的人力基礎;第二,強化職業保障。職業保障制度是一種全面保障司法人員利益和權利的制度,它與司法責任制的相向而行是司法改革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保證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完善監督制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權利保障、助推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第四,推進司法公開。司法公開是抑制司法腐敗、提高司法質效、推進司法民主、保障公民權利的有效舉措,也是新時代深化司法改革、構建誠信社會的重要手段,還是樹立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路徑之一。
司法改革的總目標就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建構一種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公信力的司法系統,是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