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4-05-17 08:56:05
原標題:為育兒婦女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縱橫)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為育兒婦女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縱橫)
來源:人民日報
近年來,全國多地都在鼓勵企業為育兒婦女提供“媽媽崗”,以便媽媽們能更好平衡工作和育兒。一些全職媽媽并非不想重新工作,只是囿于家庭負擔沒辦法抽身。而專為媽媽們開設的崗位,工作時間靈活,提供了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選項,廣受歡迎。
讓媽媽們不因帶娃而犧牲職業發展,需要有更多類型、更強保障的“媽媽崗”。從現實來看,手藝工、客服、配送員等是“媽媽崗”的主要類型。這些崗位上手快、上班靈活,對技能要求不高,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有些“媽媽崗”勞動強度大、待遇低,福利保障不到位。隨著社會發展,“媽媽崗”的設置應與時俱進,要加強職業培訓,提供多元選擇,統籌解決“有沒有”和“好不好”的問題,更好地滿足媽媽們的多元需求。
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誰來帶娃”的問題更加凸顯。給育兒媽媽們松綁,讓她們能重返職場,更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必要解決好托育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加快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務體系,有效補齊托育服務短板,加強對硬件設施、服務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監管,才能解除媽媽們的后顧之憂,讓她們安心投入工作。
“媽媽崗”事關萬千家庭,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從山東、湖北、廣東等地的探索來看,有的鼓勵用人單位拿出部分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設置“媽媽崗”,有的對符合條件申報“媽媽崗”的靈活就業人員實行社會保險補貼,有的對提供“媽媽崗”的用人單位減扣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相關稅費。設立“媽媽崗”,不單是提供一份工作,還要從社會保障、勞動權益、企業責任等層面凝聚合力,共同為育兒婦女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也要看到,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暢通育兒婦女就業渠道,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期待未來有更多舉措,進一步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為媽媽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支持。
(摘編自《湖北日報》,原題為《“媽媽崗”在名更在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