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4-05-28 08:28:05
原標題:整裝待收 高產“備戰”記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整裝待收 高產“備戰”記
來源:農民日報
制圖:劉念
山東小麥收獲進入倒計時。在德州市齊河縣胡官屯鎮金穗糧食種植合作社的辦公室里,理事長袁本剛的電話響個不停。
“收割機昨天已經敲定了,東北那邊6月11日過來。你這兩天趕緊落實糧食運輸車,不夠還得想辦法。”袁本剛眉頭緊鎖,對電話那頭催促。
“實在太忙了。”接完五六個電話,又送走一撥人,滿臉疲憊的袁本剛對記者擠出一個歉意的笑容。他解釋,周邊有10萬多畝地是合作社在托管,馬上要收小麥,今年準備了100多臺(套)收割機,還從河南、黑龍江調配了二三十臺農機以應對極端天氣。收完又要趕緊種玉米,因此收割機、運輸車、播種機都得提前協調配備。匆忙喝下一口水,他接著電話往外趕,原來是有人員來給小麥高產攻關田測產。
陣陣風吹,麥浪起伏。3名測產人員拿著方形框,隨機框下1平方米的地塊開始數麥。測產間隙,袁本剛向記者介紹:“今年小麥長勢總體好于去年,前后經過了3次鎮壓,病蟲害防治也到位,見花就打藥,基本沒啥病害。”指著不遠處的一塊麥田,袁本剛欣喜地介紹,那邊有18個品種展示,過幾天就掛牌,到時候辦一個觀摩會,通過小麥長勢展示品種,讓農戶來看、專家來測產,看哪個品種更適宜,也能把好技術更快落地。
“數據不錯,收獲時再看看田間實測多少,今年小麥產量不會差。”測產人員一邊收起工具,一邊笑著說。袁本剛告訴記者,這兩年德州市在創建“噸半糧”,小麥要達到畝產650公斤,玉米畝產850公斤,自己去年參加全市的“糧王”大賽,成為100個種糧能手之一,希望今年憑借這塊高產攻關田,沖刺拿個“糧王”。
糧食豐收需要人努力,還要靠天幫忙。望著眼前的麥田,袁本剛感慨道:“每年一到這個時間就很緊張,雖然有應對措施,但還是擔心刮大風、下大雨、下冰雹,怕鬧天兒。”針對夏收期間可能發生的極端氣候條件和突發情況,齊河縣也制定了應急預案:面對機具不足問題,加強調配,發布作業需求信息;對泥濘地塊輪式機具難以進地的情況,迅速組織排水排澇,調集履帶式收割機進地作業等,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說話間,電話又來了。“滴灌設備的事,這兩天我得去一趟淄博市,到生產廠家看了才放心。”袁本剛說,要想產量高,播種質量和水肥管理很關鍵,以前是大水漫灌,最近準備用滴灌設備,配合調整玉米播種機的行距,從而提高播種質量,精準澆水。
“安裝滴灌設備是個大工程,得考慮在實際播種時能不能同步鋪上。如果鋪得太慢,還得搶播搶鋪,壓力還挺大。”路過麥田邊的一處泵房,袁本剛笑著介紹,一個泵房大約能控制300畝地的滴灌帶,進去操作一下就行,簡單智能。
處理完一個接一個的活兒,回到辦公室已是晚上8點多,袁本剛才能稍微歇口氣。像往常一樣,他翻開筆記本,很不好意思地說:“歲數大了不行了啊,不寫下來記不住。”他寫道:5月21日,高產田專家來測產,初步估計產量應該還行;明天上午去縣里開農業測評會;后天看完滴灌設備回來作出方案……
“今年小麥成熟得比去年早點,所以收割也要提前個三四天,據我們實地觀察,小塊地6月8號、大田地6月10號左右開始收割。”5月27日,袁本剛在電話里告訴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