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06-08 08:38:06
原標題:地方高校建設如何“更上層樓”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地方高校建設如何“更上層樓”
來源:光明日報
由“211”“985”工程到“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牽動人心,也激發著地方政府、中心城市的創建熱情?!耙涣鳌钡奶岱ㄊ侵赶蚴澜缫涣鞯?,在國家層面“雙一流”建設深入實施的情況下,各地方政府推動的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不宜對標這一目標。但是,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意義重大,也需要加強統籌。
區域高水平大學迎來跨越式發展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高等學校布局按大區規劃設置。盡管存在著各省域間不平衡現象,但各省域內的中央部門直屬高校是為整個大區服務的。華北地區以北京高校居多,東北地區以遼寧居多,華東地區以江蘇居多,中南地區以湖北居多,西南地區以四川居多,西北地區以陜西居多。1993年,這6個省市雖然只占全國省區市數的19.4%,但其擁有的高校量卻占到了33.6%。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特別是經過1999年開始的高校持續擴招,大部分省區市的普通高校數量都有了明顯增長。部分省份的高等學校在數量上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如中南地區廣東的高校數量開始超過湖北,山東、浙江、河北、河南、湖南等省份高校的增長量也很大,華東地區高校數量總體增長明顯。到了2008年,原來高校集中布局的6省市高校數量在全國的占比已下降至27.0%。這一時期高校的增長主要反映在量的擴展上,還談不上“高水平”。
這期間,深圳率先開始重視高水平大學發展,此后一些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也逐步認識到了高水平大學的獨特價值,創建熱情持續增長。2015年,“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各省份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在“雙一流”建設進入第二個建設周期之后,許多省更是提出了一攬子的“沖高”方案,如江蘇省的“高峰計劃”、河南省的“雙一流”創建計劃、山東省的“沖一流”“強特色”建設、浙江省的“登峰學科”一校一策建設等。
激發地方大學發展活力要重視特色兼顧公平
建設區域高水平大學,地方政府和相關學校都有內生動力,客觀上也增加了教育資源、回應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總體上是好事。但是,要把好事辦好,只有樸素的追求、積極的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重視發展的規律和教育的生態。
其一,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強調特色。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應該與國家“雙一流”建設實現錯位發展,形成多元、互補、梯隊的學術生態,增強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活力。在國家全面布局、統籌規劃的前提下,地方大學全面沖高是不現實的,需要找出有地方特色而國家層面尚顧及不到的優勢學科及符合地方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的戰略學科給予重點支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二,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遵循規律。大學是城市的品牌,高水平大學會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科技人才的直接貢獻和聲譽魅力的無形資本,這也是各地紛紛希望創建區域高水平大學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學是重科學講規律的高深學問殿堂,辦大學需要遵循辦學、育人、學術、管理等客觀規律,高水平大學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三,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注重與區域經濟的結合。辦大學需要花錢,但在以創新為主導的現代社會,大學絕不是消耗品,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基本要素和活力源泉。走出“象牙塔”是近現代以來大學最為重要的特征,這就需要大學緊密聯系社會、深度融入經濟,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學,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獨特的貢獻。
其四,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不應擠占其他高等教育資源。支持區域高水平大學發展是件好事,但不能不顧省情條件盲目拔高,特別是不能壓縮其他高校的辦學和發展經費,因為這對于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并不利。發展地方高水平大學,重在扶特、扶用,要在提高建設有效性、增強體系活力上下功夫,適宜利用增量資源進行戰略調整。當然,想方設法不斷增加資源,是需要戰略眼界和務實策略的。
其五,國家需要加大對高水平大學布局的宏觀調控。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更有利于發達地區,也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東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差距。因此,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看需要加強宏觀層面的統籌調控,既要保護各地區支持高等教育發展的積極性,也要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薄弱缺口的政策支持。
倒逼“雙一流”建設大學邁向更高水平
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對省域來說有帶動作用,對全國而言也會產生“鲇魚效應”,有助于提高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整體活力。
無論是重學科特色還是著眼于帶動經濟,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都致力于推動地方高?!皼_高”發展,這也給部分“雙一流”建設大學帶來競爭壓力,促使它們更加努力地完成建設目標任務。
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的介入,會激勵全國性的“雙一流”建設“百舸爭流”,帶動整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半p一流”建設大學將進一步思考自己對學術創新的引領、重視對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對行業發展的支撐,區域高水平建設大學將更加關注自己的學術進步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切實貢獻。
未來是以創新取勝的時代,創新成果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要求。國家層面的“雙一流”建設和省域層面的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正在通過外因注入而轉化為大學高水平發展的內因,進而推動形成以創新為牽引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
(作者:馬陸亭,系浙江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