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06-20 09:09:06
原標題:“網紅”惱包村:打造全要素文旅產業鏈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網紅”惱包村:打造全要素文旅產業鏈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永欽
■ 王璐
假如讓你蒙眼空降到惱包村,睜開眼的一剎那,仿佛置身于設施頂尖的大型游樂場,或是霧氣氤氳的江南水鄉。目之所及,皆與你想象中的村子不一樣。
惱包村坐落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合少鎮,離呼和浩特市區不到20公里的距離。今年“五一”假期,惱包村日接待游客達21萬人次,成為內蒙古最火爆的景區之一。
“不到惱包村等于沒來過呼和浩特”
“進村即景、推門即景、睜眼即景,感覺再華麗的文字也難以描繪出惱包村的美!”這是前來采訪的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對惱包村的印象。漫步其中,在傳統建筑與現代高樓大廈的映襯下,水世界、摩天輪、江南水鄉游園、民宿大集、勇士部落、飛行影院、購物中心等打卡點散落在村子的四面八方。近年來興起的惱包音樂節、跨年燈光秀、接二連三的明星演唱會等新潮現代的文旅大餐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流傳出“不到惱包村等于沒來過呼和浩特”的說法。
6月16日,在勇士部落游客入口處,記者遇見了專程從烏蘭察布市興和縣來逛惱包村的兩位退休阿姨,她倆一邊相互拍照留念,一邊感慨地對記者說:“經常從手機上看到惱包村的視頻。最近幾年,我倆幾乎每年都來惱包村,每年都有大變化。”
陌上桃花源,塞外水云間。入夜,巨型摩天輪“惱包之眼”點亮星空,為這座現代化鄉村勾勒出一個夢幻瑰麗的童話世界。透過“惱包之眼”,是人們對今日惱包的驚鴻一瞥,也是歲月對這里滄桑巨變的慨然回眸。
立足本村優勢 為村民創收增收
惱包村監委會委員高明對記者介紹說,惱包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20余年歷史。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2480人。由于村莊坐落在大青山前坡的低洼地帶,五道洪水溝在此交匯,歷史上水患嚴重,靠天吃飯的惱包村村民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以及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實施,5萬畝草場、少數民族體育運動中心、呼和塔拉會議中心等大型公共設施落戶惱包村周邊,使得地區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面對常年房屋被破壞、傳統種植業無法讓大家脫貧致富的狀況,惱包村黨總支決定:整村搬遷,在惱包村附近重新規劃選址,建造宜居移民新村。
為使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惱包村將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因地制宜培育以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文化娛樂、美食餐飲為一體的鄉村生態特色綜合文旅業態,打造全要素文旅產業鏈。2019年,一座嶄新的惱包村驚艷問世,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發展和劃時代的新生。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極大提升。
“近年來,我們立足本村優勢,通過產業發展、移民搬遷、生態補償和社會兜底等渠道多方并舉,為村民創收增收。村委會籌集資金,成立了惱包村民糧油供應站,按季免費為村民發放米、面、油;村集體先后籌集資金3700萬元,為村民辦理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籌集資金建設了惱包村衛生院,基本實現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目標。如今的惱包村民人均年收入達5萬多元。”惱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恒彪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惱包小鎮45棟村民住宅樓、商業街、美食街、文化產業園區、科技農業園區、物流園區等產業項目已經落地生根。近年來,惱包村以商養文、以文促旅,依托文旅產業,共迎來海內外游客3000多萬人次,解決了本村及周邊村民就業崗位6000多個,村集體搭建的產業平臺年創收10億多元。利用交通優勢,引進建設了現代倉儲物流園,20多家物流快遞企業年貨物吞吐量達1000余萬噸,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讓村民實實在在享受到發展紅利
李飛是在呼和浩特大學城打工的“外來戶”。當惱包村隨著抖音火遍全網的時候,年輕的李飛嗅到了商機:“剛開始,我周末從大學城帶上一些零食來村里賣,賺些差價。后來生意越來越好,我就干脆租了村里一個小商鋪,從此在惱包村扎根!”
2020年,眼看著惱包村人氣越來越旺,孫學平決定返鄉創業。在村“兩委”的指導協調下,他在惱包村游樂場里開辦了碰碰車樂園項目,自營業以來,孫學平每年收入在30萬元左右。“在外打工不僅辛苦,還照顧不了父母,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看著村里越來越紅火,就決定回家創業了。”孫學平告訴記者。
種了60多年地的李妙桃拿著退休金享受起了愜意的休閑時光,50歲的高瑞金結束了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在村小吃街上承包了攤位,游客流量多時一天能賺4000多元……“惱包村村民真正實現了勞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村民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他們開玩笑說自己是惱包村的‘事業編’。”李恒彪話語間充滿了自豪。
幾年來,惱包村獲得的“國字號”榮譽就有幾十個: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級森林鄉村、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入圍“全球最佳旅游鄉村”候選名錄。
李恒彪表示:“我們去年搞了‘生態惱包音樂節’,3天時間吸引了全國各地30多萬游客,實現經濟收入6000多萬元。一位游客說:全國文旅城市‘上半年看淄博,下半年看呼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