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7-10 09:51:07
原標題:強化美育 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強化美育 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美育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實驗小學以“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為辦學理念,把強化美育作為育人成長的重要內容,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實踐活動,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美育文化,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加強過程管理
涵養美育文化
為提升藝術教育效果,學校重視藝術師資隊伍建設。每周三下午開展藝術教師教研活動,包括教科研及專家授課,提升教師素質與能力,做好校本培訓。同時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市縣級培訓,增強業務能力。經過不懈努力,學校成功打造了一支兼具敬業精神、專業素養和樂業態度的優秀教師隊伍。
同時,為夯實美育基礎,學校加強活動陣地建設。考慮學生需求,投入大量資金美化校園,并添置設施設備,不僅建設了書法、美術等專用教室,還配備了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設施設備和大批音美器材,圖書室也購置了眾多藝術類圖書。充分利用場地開展活動,充分利用場館保障藝術教學,提供美育文化土壤,形成合力助推人才成長。
此外,為涵養美育文化,學校構建和諧環境。精心策劃布置宣傳欄,創設優美校園,按主題巧妙布置校園區域,如樓道、圍墻等,展現名家經典、科學巨匠等內容。如今,學校已逐步打造出一道道獨具風格且美麗動人的校園風景線,讓學生置身其中隨時隨地接受美的熏陶與感染,從而逐漸形成獨特而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
踐行規則教育
形塑美好習慣
養成教育是鑄就學生幸福人生的堅固基石,更是美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洗手掃地”,這看似簡單的行為,實則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一步。學校將“洗手掃地”等基本衛生習慣作為切入點,切實將學生衛生習慣養成工作一一落實到位。首先,學生進行自查與互查。隨后,學校運用制度約束、榜樣引領、家校聯合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學生衛生習慣的養成。比如,班級每周評選“個人衛生之星”,學校每周評選“環保衛生之星”,學生每半個月邀請小組成員到家中參觀自己的臥室,并評選出“個人居室衛生之星”,等等。這些活動的深入開展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及成長有著極大的益處。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審美情趣
美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交融,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促進作用。學校積極倡導重溫書法教育傳統,高度重視寫字教學,聘請書法功底深厚的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在指導學生書寫過程中,嚴格遵循“四步走”策略。通過寫字教學,不僅學生培養了專注、認真等良好品質,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寫字與漢字文化緊密結合,實現了對學生基本人文素養的滲透與培養。目前,全校3800余名學生的書寫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
學校積極開展誦讀經典活動,致力于讓學生與經典相伴,讓閱讀與生命同行。在主題閱讀微課程中,學校深入挖掘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育人資源,并進行了細致分類,如“求索人生與天地”“憂國憂民”“靜賞自然”等主題。就這樣,學校的孩子們在誦讀古典詩詞的過程中,不斷追求真理、向善而行、崇尚美好,中華美育精神也因此得以自然而然地弘揚開來。近年來,學校共培養出5位“齊魯小名士”、8位“水城小名士”,學生人均背誦古詩200多首。
開展藝術活動
彰顯生命之美
健康的體魄和高雅的情趣是美育的根基與拓展。學校大力推進“陽光體育”活動,利用上下午各30分鐘的陽光大課間,活動涵蓋跑步、做操、課外閱讀積累展示、自由活動等。在這短暫的30分鐘里,充分展現了學生們充滿活力與張力的生命狀態。
為了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學校精心創編了一系列古詩文曲目,并將其與演唱、舞蹈、韻律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舞臺上的學生們英姿颯爽、精神抖擻,展現出蓬勃向上的朝氣與活力。此外,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學校積極組建了各種美育社團,涵蓋了合唱、舞蹈、葫蘆絲、國畫、乒乓球、籃球等30余個項目,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這種美育與藝體的有機結合,有力地保障了美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們在其中盡情遨游,樂而忘返。
美育與人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緊密相關,對靈魂塑造和人格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莘縣實驗小學致力于以美育為孩子奠定健康底色,培養高素質小公民,創造美好生活。如今,學校將勞動教育融入美育,開展“曬勞動生活”“最美勞動者”等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展現青春之美,與家庭、學校、社會聯系在一起,共享和諧之美。
(耿秀君 劉玉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