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7-12 09:46:07
原標題:基于創新思維 探究初中數學教學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基于創新思維 探究初中數學教學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數學創新思維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也是數學教育改革創新的焦點,更是義務教育階段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山東省昌邑市圍子街道圍子初級中學立足鄉村教育當下情況,聯系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際情境,分析課程要求和學生學情,確定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以融于“評價”的四化課堂為依托,展開“基于學科創新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路徑”研究,并在區域內得以推廣。
時代理念能動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為數學教師提出了學科教學方向的更高要求。自明確新時代教學改革方向以來,學校領導及學科教研小組集思廣益,制定真實有效的培訓方案,通過線下線上定時提供新時代數學學科學習資源,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數學教研小組定期舉行數學課堂大賽,并倡導學科小組每周進行半日無課的教研活動,促使數學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轉變教師數學課堂的統領身份,快速轉型為學生學習活動所需求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把學習的主體還給學生,用全新理念構建學科教學項目化、項目教學情境化、情境教學生活化、生活教學自主化的精致高效“四化”課堂。
師生關系和諧性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基礎,因此,了解當代初中學生個性特征,關心身心健康狀況,積極和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和生活溝通,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快樂而有趣味性的數學課堂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好奇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數學創新思維。鑒于此,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以培養學科素養為核心,避免“一言堂”,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實踐活動中,努力獲取數學知識,深入研究數學原理,從而提升學習技能,發展數學創新思維。
教學模式多樣性
學校數學學科教研組為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單一性,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響應區域數學教育改革策略,穩實推行融入評價的“四化”課堂教學新模式。“四化”課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現實生活現象為情境,提出現象蘊含的數學問題,設計學生自主探索數學規律的活動情境,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自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項目化、情境化、生活化、自主化,“四化”一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體現學科育人價值。
教學過程中基于新課程標準,深度理解教材核心內容,圍繞學習主題設計項目化問題,作為課堂教學活動引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積累活動經驗,培養應用數學知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例如:學習“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時,結合教材內容和當下學情提出“怎樣定制正方體禮盒”的項目化學習主題。生活現象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生活情境,學生在熟悉的真實情境中才能產生內驅力,圍繞學習主題自主觀察分析正方體每個面的形狀、位置、數量,主動合作交流動手合作實踐,剪一剪、折一折的過程中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幾何立體圖形與平面展開圖形的關系;能用數學抽象思維和空間觀念畫出正方體平面展開圖的各種形狀,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利用項目化研究成果制作正方體禮盒,積極展示各組項目化研究成果并用語言表達項目化學習成果的優缺點,自主提出改進策略,項目化學習實現了學生真實學習,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提升自主化學習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生活、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層出不窮,學生面對的生活現象具有多樣性、復雜性,跨學科主題學習和項目化學習需深度融合,既拓展了數學課堂的時空,又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以多樣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真實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質疑、應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了跨學科學習的能力,也是自身發展適合未來社會的基本學習能力。例如:教學“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一課時,基于課程目標提出學生身邊的生活問題:“怎樣描述學校和家庭住址的相對位置呢?”設計圍繞跨學科主題進行項目化學習方式,教師以問題引領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示范動手畫圖,結合地理學科知識測量方位角和兩點之間的圖上距離,經歷自主化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適時引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項目化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相對物體的位置關系。在跨學科學習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感悟到學科知識整合,更方便今后的學習研究。
評價方式多元化
精致高效的數學“四化”課堂與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理念相得益彰。基于課程標準的多元化評價方式是對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實踐能力的發展、思維素養的生成進行的及時反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元化評價,并對結果分層量化,評價的方式可以是自評、互評、紙質測試、參與多媒體活動等。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成功與不足之處,成功的經驗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不足自主進行數學真實學習,敢于展示自己的個性化創新思維。教師可通過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保障課程目標有效落實于教學實踐中,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實現課堂教學評的一致性原則。
“四化”課堂數字化
信息技術的日趨發展對現代數字化課堂改革創新起到了推進作用。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頗具現代感的PPT配有色彩艷麗的圖文、動感的聲樂、仿真動畫、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通過生活現象看到數學本質,由數學抽象轉化為數學直觀。在教學義務教育階段“角”這一課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出PPT,利用希沃白板展示生活中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幾何圖形與實際物體形狀的密切聯系。用動畫方式展示射線繞其端點旋轉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直角、平角、周角的動態含義顯而易見。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平角、周角與射線的關系,兩類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信息技術再度回放動畫課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感性現象內化為理性精神。學生可利用信息技術、國家智慧平臺、網絡軟件查閱學習素材,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技小制作,豐富學生學習活動,拓展學習空間,發展學生的數學和信息科技素養。
數學是人類文明的象征,數學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素養。因此,數學教育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技能,更要關注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才能為學生成就夢想,點亮未來。
(陳秀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