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07-15 08:46:07
原標題:智慧政法厚植平安底色擦亮法治成色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智慧政法厚植平安底色擦亮法治成色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蔡長春
實物“飛”上“云端”變數據,利用3D成像技術建成“云上物證室”,不僅釋放了法院物證囤積壓力,更解決了實物證據移送難題。
一個小小的“拉桿箱”內大有乾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控辯協商錄音錄像系統”的軟硬件都在其中,辦案人員有了它,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控辯協商錄音錄像案件可以便捷高效辦理。
“警用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崗亭”三合一巡防穩控一線智能作戰單元成為智慧警務中高端“新力量”,全方位提升基層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水平。
互聯網無人律所整合律師資源,能在6秒內做出服務響應、匹配專業對口律師。
……
政法智能化建設深入推進,百花齊放春滿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政法機關忠誠履職、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不斷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政法工作實踐創新融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政法工作注入新動能、開辟新境界,極大提升了群眾的平安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下轉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提升辦案質效
法庭上,法院與銀行數據系統實時對接,30分鐘內完成原始電子證據的自動提取、固化和線上質證……近日,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人臉識別辦理貸款案件時,依托“云庭智審平臺”開啟“智慧審判”。
這只是一個側影。面對“數據壁壘”“數據孤島”等制約數字化改革深入推進的痛點、堵點,各地法院突出數字化引領、撬動作用,打造重大場景應用,持續深入推進數字法治改革,有力提高了審判執行工作質效。
訴訟服務可以手機“一鍵下單”,開庭當事人相隔千里卻“云端相見”,案件信息“一秒到達”……陜西延安法院緊扣信息化時代脈搏,以智慧法院建設賦能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讓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更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不斷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同審判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從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等維度同向發力,促進審判工作現代化,唱響智慧法院建設的新樂章。
實施科技強檢、打造智慧檢務,既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應有之義。
自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數字檢察戰略以來,各地檢察機關持續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數字檢察作用,豐富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的應用場景和功能,以“數字革命”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推動數字檢察工作走深走實。
科技為公安工作賦能,公安執法辦案能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公安局以“智慧公安”“科技強警”為抓手,打造出集偵查中心、反詐中心、新刑技應用中心、經濟犯罪偵查聯勤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大數據應用中心,持續為高效精準打擊犯罪助力;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刑事技術部門充分融合科技化、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物證提取、檢驗分析、科研攻關、服務訴訟能力,為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賦能增效。
各地公安機關錨定科技興警戰略目標,聚“數”成塔,乘“智”而上,充分挖掘數據潛力,激發了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助力平安建設
“快看,怎么有無人機在田里飛?”近日,一架警用無人機劃破天空,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全域范圍內飛行,引發村民的好奇。
原來,當前正值毒品原植物生長期,為有效遏制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強化毒品源頭管控,銀川市禁毒辦以“無人機+人工踏查+走訪宣傳”相結合的方式,深入轄區開展禁種鏟毒踏查行動,利用警用無人機機動性強、靈活性高、監測范圍廣等優勢,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為禁種鏟毒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讓禁毒工作更具智慧、效能。
無人機、智能崗亭、巡邏戰車機器人……公安機關構建起大數據智能應用新生態,通過科技賦能為平安“加碼”。
陜西省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研發“止付精靈——小綠腦”系統提升反詐工作效能;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推出“數字警察小安”快速預警止付……為更加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進一步守好群眾“錢袋子”,各地公安機關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全力擴大預警覆蓋面、提高線索精準度、增強信息流轉時效性、落實勸阻執行力,織密反詐“防護網”。
此外,各地政法機關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將各類矛盾糾紛化于萌芽,止于未發,助力平安建設升級。
江蘇省南京市以大數據應用為手段和支撐,探索構建以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為“末梢”、以市區街聯動指揮平臺為“中樞”的大數據平臺體系,推動實現風險隱患實時感知、突發事件快速響應、工作指令精準落地;“微嘉園”小程序是浙江省嘉興市為高效幫助居民解決問題的一項技術成果,其建立起與公安、法院等多個部門及眾多社會機構的聯動,引導各類資源在線聚合,聯動處置問題。
優化服務能力
智能導訴機帶有虛擬導訴系統,采用觸摸式操作界面,只需點擊立案、調解、執行、咨詢、繳費退費按鈕即可了解相關辦理流程,其語音播報功能對老年人更是十分友好;智能云柜類似于快遞“蜂巢”,群眾或律師無須預約,就可以把要提交的材料存放在云柜中,并指定由哪位法官接收……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法院大力推進智能化“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配置智能導訴機、自助立案機、智能云柜、案件信息展示屏、庭審直播機等一系列智能化立案設備,讓群眾辦理立案等業務更便捷、更省心。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各地法院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優化平臺建設,持續深化系統應用,進一步提升審判執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更好地服務審判執行、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進一步深化電子證照推廣應用,進一步創新“互聯網+交管”服務……近日,公安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為更加便利群眾辦事出行制定出臺的8項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科技味兒”十足。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十分注重智慧警務建設,不斷深化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切實提高服務群眾能力水平,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安政務服務廣受點贊好評。
法律服務機器人成為群眾“24小時在線”的法律顧問;海外遠程視頻公證大大減少了公民回國辦理公證的成本……近年來,司法行政機關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智慧法律服務”,推動向移動服務、隨身服務、個性服務方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今,政法智能化建設已經深入政法系統各單位各方面各環節,用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回應人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不斷提升群眾的平安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