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1-15 14:12:11
齊魯網訊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近期在青島召開了第二十二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此次大會有近6000人參加,匯聚了國內外神經病學領域的眾多名家,盛況空前,是我國神經病學領域最重要的盛會。會上,通過投票選舉產生了第八屆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會,完成換屆選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焉傳祝教授當選第八屆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焉傳祝,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青島院區院長。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二級崗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神經病學系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神經肌肉病學組組長,山東省罕見病協會神經病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神經科雜志副總編。九三學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委員會主委,第十、十二屆山東省政協委員、第十一屆政協常委。
1998年3月-1999年4月、2003年4月-2004年4月先后兩次受衛生部派遣赴日本國立神經精神中心神經研究所進修,系統學習了神經肌肉疾病的肌肉活檢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診斷技術。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尤其擅長神經系統遺傳變性疾病、神經肌肉病、神經遺傳代謝疾病、周圍神經疾病以及神經免疫疾病等神經系統疑難危重和罕見病的診治。2013年成立了山東大學神經肌肉與變性疾病研究所以及山東省醫藥衛生神經系統罕見病重點實驗室。目前儲存冷凍肌肉活檢標本和DNA標本5000余例,涵蓋近百種神經系統的疑難罕見病。在對國內脂質沉積性肌病的臨床和病因研究中發現了中國人脂質沉積性肌病對單用維生素B2治療有肯定療效,其病因是電子轉運黃素蛋白脫氫酶(ETFDH)基因突變。該研究成果使全國數百名脂質沉積性肌病患者受益。在國內首次研究報道了血清FGF21和GDF15因子水平診斷線粒體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揭示了FGF21通過激活mTOR-PGC1α信號通路增加線粒體功能、促進成肌細胞能量代謝過程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團隊在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觀察研究,首次總結報告了我國晚發型cblC缺陷的臨床、分子表型特點,對大宗糖原累積病II型患者進行了隨訪觀察。
近年來,在包括《Neurology》、《Ann Neurol》、《J Neurology Neurosurg Psychiatry》、《Free Radic Biol Med》以及《The Lancet》(clinical picture )等國外知名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60余篇。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發表論著及述評60余篇,作為第一副主編參加編寫了160萬字的大型參考書《現代神經內科學》。他和研究團隊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部委重點項目10余項,曾經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等二獎2項,獲山東省衛生系統杰出中青年重點科技人才、青島市創新領軍人才、青島市拔尖人才以及青島市勞模等榮譽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