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8-28 09:16:08
原標題:熱門景點拍照限時30秒,能解“打卡”痛點嗎?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熱門景點拍照限時30秒,能解“打卡”痛點嗎?
來源:光明日報
媒體報道,這個暑期旅游旺季,各大熱門打卡點也常常排起長龍,一些景區推出了限時拍照措施,婺源篁嶺景區實行1分鐘限時拍照,煙臺“黑山之眼”拍照限時30秒……
這些限時措施引發網絡熱議。一些網友表示,限時拍照可提升打卡點流通效率,縮短游客等待時間,“值得推廣”;有些游客則認為,限時拍照違背自由體驗的初衷,尤其限制了攝影愛好者的創作;還有游客獲得了一種拍照“新奇感”,調侃在這種限時壓力下,“自己好像做了一套廣播體操”。
應當看到的是,打卡文化已經與旅游文化深度交織,能否“出片”不僅成為一些游客的“頭等大事”,也成為不少景區的出圈方式。同時,手機、手持云臺、運動相機等攝影設備加速更新,各類攝影課程備受歡迎,從這些趨勢中不難看出,記錄與攝影不僅成為人們的業余愛好,也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生活方式。在旅游景區中,稀缺景致與拍攝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能否成功出片也就成為時下文化消費中的一個“痛點”。
景區面對維持游覽秩序與滿足游客體驗之間的平衡,嘗試進行“限時拍照”的管理,對人們拍照市場進行統一的同等分配,是一種解決矛盾的嘗試,不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將人們的“打卡時間”剝離于“游覽時間”之外,那種由興之所至而產生的按下快門的沖動也就大打折扣,進而完全回歸“打卡”屬性。
近年來,人們對旅游景區不文明拍照行為的投訴與反饋,有相當一部分集中于“商業拍攝”現象。那些舉著大反光鏡、三角架,長期占用機位追求最佳表情、最佳造景、最佳姿勢的人,或許是更影響游客拍照體驗的原因所在。而旅游景區紛紛叫停“商拍”,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景區的正常秩序,也讓景色歸還于公眾、退回公共資源屬性,進而保障大多數人的旅游體驗。
但個體拍攝者不同于“商拍”團隊,并非將公共資源用作商業用途,那么,對普通游客的拍攝時長如何進行有效管理,也不妨再多聽聽游客的聲音。
比如,有游客反映這給旅游體驗制造了一種“緊迫感”,讓原本放松閑適的旅游變成了某種挑戰,拍攝照片也仿佛是一種“流水線生產”,早已失去了原本那種松弛。對老人、兒童、行動不便者等個別群體而言,這種緊迫感更為明顯。而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取景構圖、光線運用、表情管理等“出片”要素也往往難以滿足,攝影熱情無處施展……
景區如何更好的回應“出片”需求,仍需要思考更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同時持續挖掘景區中的“良辰美景”,豐富游客的攝影體驗,提供更多的機位選擇,讓喜歡氛圍感的游客能捕捉光影、剪影,讓喜歡近距離拍攝靜物、肖像的游客能推進鏡頭,讓喜歡畫面縱深感與層次感的游客能拍得下大場景,進而與游客共同充實景區的“攝影攻略”,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也能更好地讓游客興之所至,乘興而歸。(光明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