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張晶晶)
“自日照市承擔山東省專利標準戰略融合創新城市試點,全市50家專利標準融合創新試點企業累計將295項專利技術轉化為119項標準,36家試點企業通過評估驗收。同時,《專利與標準融合工作指南 企業層面》《專利與標準融合工作指南 產業層面》市級地方標準填補了全省該領域地方標準空白,這標志著日照市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日,日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該市構建專利標準戰略融合創新生態的進展情況。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日照市創新構建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
近年來,日照市大力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持續推進專利標準戰略融合創新城市試點建設,以“政策引導、企業主體、重點突破、全域推進”為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日照樣本”——通過建立專班推進機制、出臺專項政策、開展“一企一策”精準服務、開展專利標準導航融合創新研究,實現科技創新、專利創造與標準研制協同發展。
日照市成立由市政府統籌,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發改、科技、工信等多部門協同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專班,先后出臺《關于推進全域標準化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日照市專利標準戰略融合創新城市試點實施方案》《日照市專利產業化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將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納入日照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布局,并在山東省率先出臺《關于開展專利與標準融合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建立日照市專利標準融合創新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
“我們創新推出標準助企十條措施,開展標準助企專項行動,及時兌現標準化項目獎勵資金,為企業開展專利標準融合提供政策支持。”上述負責人表示。
試點建設以來,日照市立足重點產業鏈,實施創新鏈賦能產業鏈行動,助力產業發展。圍繞煉鋼、軋鋼、深加工等先進鋼鐵制造業關鍵環節,初步形成以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鏈主”,上游冶金產線運維、冶金輔助材料生產、綠色再制造、廢鋼加工等49家服務配套企業,下游鋼材加工、零部件制造、循環經濟、裝備制造等129家“吃鋼嚼鐵”企業為主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不斷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日照鋼鐵將13項核心專利技術融入4項產品標準,推動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鋼板鋼帶分技術委員會ESP標準化工作組落戶日照,其“基于ESP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專利群轉化案例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2025年第一批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
為創新服務模式,精準培育企業,日照市建立“示范企業—試點企業—種子企業”三級培育體系,采取“一企一策”服務模式,編制《專利標準融合指導手冊》,為51家企業提供“面對面”服務,培訓1500余人次。“通過‘科技研發+專利創造+標準研制’三位一體培育模式,幫助企業打通‘科研—專利—標準’協同推進關鍵環節,激發企業融合創新內生動力,實現科技創新與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與標準轉化、標準轉化與產業發展‘三同步’。”上述負責人介紹。
目前,日照市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已形成良好發展態勢。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標準制定數量大幅提升,新增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110項、行業標準98項、省級地方標準44項、團體標準297項;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62個,知識產權貫標備案企業64家;試點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20%以上,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