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4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張晶晶、顧震宇)
9月4日,十一省市跨區域專利轉化運用對接暨山東省專利產業化推進活動在濟南舉行。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貴州十一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負責同志,有關高校院所、企業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山東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共話跨區域協同合作,共促專利轉化運用。
本次活動以“創新要素流通·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主辦,旨在深度鏈接十一省市創新資源,構建跨區域專利轉化協同體系,加速推動創新要素高效流動和優化配置。同時,通過開展全省專利產業化推進活動,進一步落實《關于推動專利產業化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助力山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通過線上方式圍繞“海洋環境觀探測專利產業化”作主題演講,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崔立紅就“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運用”進行了分享。十一省市共同發布跨區域專利轉化運用協作倡議書,攜手打造跨區域專利轉化運用合作新模式。全國高校院所“雙五星”專利人工智能匹配成果暨AI專利智能匹配大模型正式亮相,讓更多優質專利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同時,山東省發布了專利產業化十大典型案例,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活動現場舉行了多項簽約儀式。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合作司與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簽署關于共建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高地的備忘錄,山東市場監督管理局與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魯黔知識產權服務業區域協作幫扶合作協議》,山東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與北京科技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福州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海南大學三亞研究院、貴州大學簽署高校知識產權運營戰略合作協議。7家高校院所與8家企業簽署專利產業化項目合作協議,涵蓋山東省高校院所專利面向省內外重點產業鏈轉化運用,及省外高校院所專利在山東產業化實施等多個維度,生動詮釋了跨區域專利轉化運用的實踐路徑。活動還設置了專利技術路演環節,7個優質項目進行了現場推介,涵蓋智慧海洋、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