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9月17日,“探尋萬億生物經濟合成密碼——2025山東生物制造媒體行”活動在濟南舉辦。本次活動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協辦。
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工信部關于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和全省食品與生物制造標志性產業鏈工作要求,充分展示我省生物制造創新成果和產業優勢,提升行業和企業品牌影響力,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孫珊指出,作為我國生物制造領域的“排頭兵”,山東不僅是我國生物制造產品種類最豐富、細分領域門類最齊全、創新能力最突出、產業規模最大的省份,在國際生物制造產業領域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次媒體行活動,將圍繞“食品及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主題,深入德州、濰坊、青島、臨沂、濟寧、泰安、濟南開展為期5天的集中采訪。以專業的視角、生動的筆觸,挖掘行業內的亮點故事,探尋萬億生物經濟的“合成密碼”,聚焦企業的技術突破與轉型升級。同時,也希望此次活動能成為政府、企業與公眾之間的一座橋梁,推動社會各界對生物經濟的認知與支持,助力山東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生物制造的新高地。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慶指出,山東作為工業大省,始終將生物制造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鏈長制”工作機制,推動食品與生物制造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經過多年培育,山東生物制造產業已形成“規模領先、鏈條完整、創新活躍”的獨特優勢,功能性糖醇、透明質酸、谷氨酸等多項重點產品產能產量世界第一,氨基酸、檸檬酸、功能糖、衣康酸、長鏈二元酸等產品生產規模居國內首位,是全國生物制造門類最全、生產能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政策賦能,年底前編制完成生物制造產業“十五五”發展規劃;聚力創新突破,推進“生物制造研發總部集群”建設;優化生態服務,持續舉辦產業鏈對接活動,依托本次媒體行形成宣傳矩陣,擴大山東生物制造的全國影響力。
山東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會長,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史建國指出,山東是我國生物制造產品品種最多、細分領域門類最全、創新能力最強、產業規模最大的省份,在國際生物制造產業領域也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全省生物制造產業產值突破6800億元,其中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綠色產品年替代化石資源超1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2000萬噸,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山東生物制造的亮眼成績,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深耕與突破。活動中,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上臺演講,分享企業在生物制造和發酵領域的成果與經驗。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省土地發展集團、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等單位負責同志,中央和省重點新聞網絡媒體記者,相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全省重點生物制造企業代表等共約50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