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9-06 15:55:09
原標題:AI大潮下,濟南如何做“加法”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AI大潮下,濟南如何做“加法”
來源:濟南日報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2024年,“人工智能+”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
連續兩年“點題”,如今我國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協同發展日趨加速。不久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再次明晰了方向和路徑。
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工業互聯網建設示范區“三區疊加”的城市,濟南發展“人工智能+”是使命所然也是機遇青睞。
如今,機遇再次到來,濟南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賽道上爭得先機?又將怎樣立足自身優勢做好人工智能的“加法”?
政策先行 明確路線圖
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
《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通過部署六大重點行動明晰了重點發力方向,即“人工智能+”科學技術、“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人工智能+”消費提質、“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而濟南的布局方向也與之高度同頻。
《濟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就以人工智能與重點產業融合為主線,以“AI泉城”賦能行動為抓手,構建“高算力、大模型、強應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加快發展智能產品,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高地和智能產業集聚高地。
人工智能+工業、人工智能+農業、人工智能+服務業、人工智能+數字政府、人工智能+數字社會等部署正是濟南圍繞人工智能做“加法”的方向。
圍繞產業布局,濟南立足各區縣(功能區)產業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了分工——打造以4個集聚區、多個產業園為主體的“四聚多園”空間格局,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化,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應用水平。
比如,濟南高新區整合匯聚創新資源,重點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在礦山能源、醫療家政、基礎教育服務等領域建設應用場景,引領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技術創新策源地。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依托國家級新區優勢,探索建設大模型集聚基地、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元宇宙產業園等,充分發揮先導效應和先行先試作用,打造未來產業引領區。
路徑明晰,按圖實干方得實績。
實干為先 搶抓發展機遇
在強化基礎支撐能力方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了強化智能算力統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8項部署。
濟南也在全力筑牢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2024年,濟南智能算力達到3877PFlops,連續3年位列全國前十。
近期,濟南的算力基礎持續加碼。比如,濟南首個純國產智算集群在中國移動(山東濟南)數據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該項目由山東移動濟南分公司投資近2億元建設,部署1024張天垓高性能算卡,可提供164PFlops智算算力。
而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今年濟南為創業開發者提供了“5個100禮包”,即100小時GPU資源、100個AI前沿算法、100TB開放數據集、100個AI應用開放場景,以及100處AI創業開放辦公區域。實實在在的創新資源為創新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基礎。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也選擇與濟南攜手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5月15日,市委書記劉強,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會見了百度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一行,并共同見證百度集團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就深化人工智能領域產業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2日,市委書記劉強會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張熙偉一行,并共同見證濟南市大數據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人工智能合作協議。
行業巨頭的青睞也證明了濟南發展人工智能的實力和潛力。
今年7月,濟南還向全國發出一份沉甸甸的“智能邀約”——首批10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清單與第二批60個大模型推薦名錄正式發布;前者聚焦了農業、工業建筑業、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以及公共管理、經濟管理、社會治理等七大領域,后者則涉及工業、數字政府、農業、醫療健康、交通、司法、傳媒、能源、金融等領域。
產業賦能 找準落腳點
與產業的結合無疑是人工智能做“加法”的堅實落腳點。
濟南的不少企業已經通過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
浪潮云洲獨創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工”字業務模式,深度聚焦鋼鐵、化工、能源等行業,打造200余項平臺解決方案,20余個案例獲評國家級數字化轉型示范;
眾陽健康深耕醫療AI領域10余年,2023年推出行業首個全場景醫療健康大模型MsunGPT,并基于此孵化出覆蓋近62%醫院專屬應用場景的智能體產品矩陣,推動醫療服務從“人工主導”向“智能協同”升級。
一個個企業的嘗試共同豐富著濟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加法”。
如何讓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產業從“單兵突進”轉向“聯盟作戰”?
為此,濟南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順勢成立,旨在搭建技術交流、成果轉化、產業合作的重要橋梁,推動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態。這是濟南AI產業發展模式的升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從“單點突破”邁向“生態協同”。
不僅如此,濟南還專門設立了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辦公室,由全市各相關部門、企業抽調專家骨干組建一支“尖刀連”,作為濟南AI領域的“科技獵頭”,集中力量落地優秀人工智能產業項目。
面向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濟南正“泉”力奮進勇爭先,以城市的創新脈搏躍動時代潮頭。如今做出的“加法”將取得什么樣的成績?答案藏于不久的將來。(記者 盧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