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5-09-12 15:17:09
原標題:“1元轉讓”后,家樂福徹底退出山東市場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1元轉讓”后,家樂福徹底退出山東市場
來源:濟南時報
蘇寧化債又有新動向。9月9日,蘇寧易購(ST易購,002024.SZ)宣布,其全資子公司家樂福中國與上海啟紓家福企業服務合伙企業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前者向后者以1元對價,出售沙盛名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客優仕商業有限公司、山東客優仕商業有限公司等12家子公司的100%股權,合計出售金額為12元人民幣。本次轉讓完成后,蘇寧易購將上述12家公司挪出報表,預計可增加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約3.83億元。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交易,蘇寧易購明確表示,當前公司堅定聚焦家電3C核心業務,持續推進非主營業務單元的精簡瘦身工作,將多措并舉進一步降低企業債務水平,持續化解公司債務負擔。
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在中國下屬子公司傳統大型商超業務受外部環境及消費行為轉變影響,疊加自身流動性不足,加之公司因自身流動性問題無法為其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自2023年起逐步關停傳統大型商超業務。相關子公司均已停止經營,債務負擔較重,通過本次交易,引入有豐富經驗的專業資管機構,發揮其資源優勢,能夠有效開展資產、債務重組工作。“整體來看,本次交易有助于減輕上市公司債務負擔,改善公司經營業績,降低企業經營和管理風險。”
事實上,今年8月12日,蘇寧易購曾發布一則《關于債務和解的公告》。公告表明,ST易購打算以貨幣資金形式與家樂福方開展債務和解。具體而言,ST易購或其指定主體會向家樂福方支付2.2億元整。支付完成后,蘇寧方與家樂福方之前的相關債權債務關系便徹底結清,同時家樂福中國和家樂福咨詢公司需停止使用相關知識產權。
此次和解源于2019年股權并購遺留問題。
2019年6月,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與家樂福荷蘭公司及家樂福集團簽訂《股份購買協議》,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并承諾兩年后無條件以固定價格收購剩余20%股權。
然而自從2020年后,ST易購深陷流動性危機。由于業績承壓,蘇寧未按約向家樂福支付收購尾款。ST易購在2022年報中曾表示,由于客觀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雙方“就家樂福中國剩余16.67%股權的收購發生了較大爭議”。2022年11月,家樂福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發起仲裁。
隨后幾年,家樂福中國的虧損情況持續惡化,2022至2024年分別虧損28.32億元、12.54億元和5.46億元,這對蘇寧易購的現金流造成了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家樂福中國業務受外部環境轉變影響,疊加自身流動性問題無法為家樂福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2023年起逐步關停傳統家樂福大型商超業務。
經過近3年的持續協商,家樂福和蘇寧在今年8月終于達成和解。對面臨債務危機的蘇寧易購而言,這一次“瘦身”意義或許大于擴張。蘇寧易購稱,將通過資產盤活、債務重組、引入戰略投資等手段化解流動性壓力。
隨著蘇寧方與家樂福方糾紛畫上終止符,剩余家樂福中國門店也將全面更名,家樂福品牌在中國數十年的運營史正式落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08年家樂福中國位列中國連鎖百強第六名,平均每家門店收入達2.52億元。在其發展巔峰期,家樂福中國在國內擁有超過300家門店。然而,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使得家樂福的領先地位逐漸動搖。2009年,家樂福中國在大賣場領域的領先地位被大潤發超越,且此后一直未能重新奪回領先地位。
市場沖擊之下,隨后幾年,家樂福中國逐步關停商超門店,此次交易的12家子公司均已停止經營。8月19日,微信公眾號“家樂福中國”已更名為“客優仕”。當下,蘇寧易購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0.38% ,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408.59億元。山東市場方面,根據前期協議,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山東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稱已變更為“濟南客優仕商業有限公司”“山東客優仕商業有限公司”。而伴隨著蘇寧易購此番完成“1元轉讓”交易后,意味著家樂福在山東市場“正式謝幕”。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蘇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