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25-09-17 14:40:09
原標題:從有房住到住好房,山東全面推進宜居城市建設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從有房住到住好房,山東全面推進宜居城市建設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孟杰
提升住宅建設標準、持續開展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積極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 “著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山東也在積極推進宜居城市的建設。聚焦“住有宜居 百姓安居”,山東堅持一手抓市場、一手抓保障,聚焦“高品質、好環境、優服務、強保障”,全力推動群眾住房條件持續改善。
試點項目做引領
山東“好房”遍地開花
近日,山東省第三批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名單出爐,全省共103個項目入選,自此,山東的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已經突破200個。
今年,“好房子”首次寫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而“發揮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引領作用,推動全省住房品質實現系統性提升”,正是山東在建設人民滿意“好房子”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為了加快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順應人們對“好房子”的新期待,山東提升了住宅建設標準、建造工藝和質量水平。省級層面,編制高品質住宅建設指導意見和技術指引,明確高品質住宅定位,注重提升居住體驗,在功能分區、技術指標等方面,引導房地產業向追求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轉變。比如,規定層高不能低于3米,車位配比不低于1:1.2,100%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安裝條件等。同時,全面推行“先驗房后收房”,建立質量回訪和問題投訴處理機制,讓人民群眾安心買房、踏實收房。
在這一系列的舉措下,山東也冒出了很多在高品質住宅建設方面的“尖子生”。
新東升·佑園鳥瞰圖。
作為首批山東省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入選最多的城市,淄博講究政策創新和市場實踐。從項目來講,則在規劃設計、建筑質量、綠色環保、智能科技等多個方面展現出了卓越的品質與創新。新東升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過硬的質量才能稱上“好房子”,為此他們建立了一套超越行業標準的新東升企業標準規范,對各項施工標準進行了標準化指引,很好解決了質量通病。
威海搭建起“住宅工程分戶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信息平臺”。
而威海則創新開展了住宅工程分戶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全面構建質量管控體系,搭建起“住宅工程分戶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信息平臺”,實現質量管理人員多終端管理、業主分戶賦碼、游客掃碼監督,確保業主全程在線監督、實時管控。
濟南的明湖印項目(效果圖)。
作為新晉省試點項目,濟南的明湖印項目在設計之初便嚴格按照《山東省高品質住宅開發建設指導意見》中的量化指標來進行。“按照山東省高品質住宅建設開發標準,高品質住宅層高不能低于3米,我們的項目在標準層層高方面3.1米起,部分首層層高可達3.4米。”項目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了更有效地降低噪音,明湖印在往期項目5mm厚隔聲減震墊基礎上,將除廚房、衛生間、陽臺以外的樓板隔聲減震墊厚度又增加到10mm,且對衛生間的排水立管單獨做了隔聲處理,以此降低設備噪聲影響。
改造老舊小區1.5萬個
居民生活品質原地升級
“我們小區的路修了,路邊還增加了綠化帶,小廣場也安上了健身器材,整個環境從里到外全變了個樣。”淄博市張店區科技苑片區包含4個居民小區,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涉及居民樓80棟、惠及居民3063戶。改造前,小區基礎設施不完備、道路破損嚴重、缺乏電動車充電樁……這些問題給片區內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從2021年到2024年,片區內小區陸續進行了整治和改造,如今,三千多戶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原地升級。
片區小區廣場改造后(資料圖)。
“好小區”是建設“好房子”的重要載體。山東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作為好小區、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省已改造老舊小區1.5萬個,惠及270多萬戶居民。
小區樓體改造后(資料圖)。
青島西海岸新區新時代小區建成于1993年,位于北江路以南、黃浦江路以北、廬山路以西、太行山路以東,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27棟樓、553戶居民。作為商業圍合式住宅小區,基礎設施破舊失修,配套及安防設施缺失,私搭亂建、飛線問題嚴重,整體環境十分雜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住品質。2023年6月,通過“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的形式,經過居民調研,最終形成改造意愿清單,2024年3月底,小區開始開工建設。改造后的小區加裝了建筑物外墻保溫、粉刷了樓道內公共部位的墻體、優化提升了整體環境設施,并更新改造了老化的雨污管網。小區的外觀和內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省將圍繞‘為民、便民、安民’,實現老舊小區由‘改房子’向‘改生活’拓展,由‘改得好’向‘管得好’延伸。”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麻鵬飛表示,突出“便民”導向,山東將在做好小區道路、綠化、停車等基礎改造的同時,盡量增加改造內容、提高改造標準,著力解決好“一老一小”等突出問題。2025年,全省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844個、涉及居民13.7萬戶。
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
“村民”住進現代化社區
8月30日至31日中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崔寨街道楊家村、谷廟村等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2025年第四批回遷抽房工作。南郭、武大、李大、清寧、孟家、西萬、張辛(含2個期房村居)1071戶居民成功抽取2198套(含期房105套)新房,順利實現分房到戶。再過不久,這1071戶居民就將住進周邊公共服務配套齊全的新型現代化社區。
居民開心抽房。
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重要抓手。山東堅持“先謀后動、動則必快、動則必成”“一村一策”,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方式,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據統計,2024年,全省已開工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30.7萬套,開工率105.1%,超額完成年度任務。2023年、2024年,全國城中村改造現場會連續2次在山東召開,濟南、青島多次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專題培訓時做典型經驗發言。目前,山東16個設區市都已經納入國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圍。
南沙王莊改造后效果圖。
濟南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在打造出華山片區和劉智遠小區兩個標桿后,既堅持穩步推進,又主動尋求探索。堅持“先建設、再拆遷”,縮短被拆遷村民在外過渡期,市中區白馬山片區西紅廟南紅廟項目采取異地安置方式,實現“首日簽約過半”,僅用64天時間完成拆遷工作;槐蔭區東吳家堡、南吳家堡、南沙王莊三村整合城中村改造項目,通過方案競賽等方式開展設計,以高品質商品房形式打造村民安置房;今年3月21日,濟南市主城區城中村改造首張房票發放到還鄉店村征遷村民手中。
2024年,青島市北區鹽灘、河西片區,嶗山區張村河片區,西海岸九頂山片區,城陽區白沙河片區等城中村項目破題起勢,一大批城中村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在同年發布的《關于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到,青島的城中村改造,可分為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三種模式。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也將按照成熟一批、推進一批的原則,爭取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能夠獲得國家政策支持。同時,也將加快實施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城市資金能平衡、征收補償方案成熟的城中村改造項目。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
新市民也能住上好房子
“月租1700,這個價格就比周邊同地段的便宜很多;而且還有專門的管家服務,安全上也更放心。”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想在一個新城市落下腳,租房是第一步。看了一圈,只來了一次,小陳就定下了位于濟南雪山片區的一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小陳租住的這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35㎡、60㎡、90㎡三種戶型,都帶獨立廚房和衛生間,全新家具家電配齊,能實現拎包入住;項目還配套7000㎡商業空間與800㎡免費公區,健身房、書吧、黨建辦公室等設施,可全方位滿足生活需求。另外,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價格是市場價的九折,切實減輕了租住者的壓力。
保障性租賃住房成為很多年輕人安家的第一選擇。
保障性住房,是山東推出的改善新市民、青年人居民條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山東堅持租購并舉,以需定購、以需定建,持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
濟南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選房現場,新市民選房。
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方面,山東已于4月和7月分別完成了青島和濟南首批項目的選房工作。“保本微利”,是吸引購房者的最大特點。“70多平的房子才50多萬,房子的價格是我選擇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濟南的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選房現場,淄博的王女士選中了一套清河新筑項目的房子。
濟南又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即將開啟配售。
不同于大家以往對保障房的印象,山東此次推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均遵循了“好房子”的建設標準。青島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循《青島市“好房子”建設技術導則(試行)》,項目選址更貼近核心區,配套標準向商品房看齊。濟南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也全部按照綠色建筑二星標準建設,力求為居住者提供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符合現代居住需求的住房。
據了解,在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2025年底前,山東將建成交付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間)以上,有效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租房困難。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方面,各市要建成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向社會公開受理群眾保障性住房需求申請,動態掌握保障性住房需求,按照“成熟一批、納入一批”的原則,及時將輪候需求納入2025年建設籌集計劃,做到精準匹配、人房相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