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全省2025年自然災害救災救助應急演練在濰坊昌邑舉行。省應急廳黨委委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臧金友出席活動,濰坊市政府副市長馬勇致辭。
演練模擬昌邑市近海海域發生地震,造成沿海區域海水倒灌,村莊房屋倒塌、城市基礎設施嚴重損毀,震區出現“斷路、斷網、斷電”等極端情形,群眾亟待轉移安置。省市縣三級分別模擬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按照預案有序開展各項措施,有效應對處置災情。演練共設置災情統計上報、開辟航空應急救援野外起降點、現場指揮部搭建、集中安置場所搭建、人員搜救轉移、被困人員水上救援、水陸空聯合物資投送、受災群眾集中安置、救災物資分配發放、“三斷”保通保供、現場指揮部保障、先進物資裝備和應急隊伍展示等17個科目、10個實景場景。省市縣20余支應急救援隊伍400余人參加演練。
本次演練圍繞實戰,突出基層先期應急處置、中期救援轉移、后期保障安置的全流程救災救助,成功檢驗了我省應對極端復雜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綜合指揮調度、快速響應集結、多方協同救援、受災群眾保障的能力,進一步筑牢極端災害防范應對安全防線,提升全省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平。
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各市應急局有關負責同志、濰坊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應急局負責同志現場觀摩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