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力穩就業的若干措施》。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既是民生改善的“溫度計”,也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強調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就業優先政策,全省人社系統擔當作為、履職盡責,認真貫徹落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政策措施,打好穩就業“組合拳”。1-8月,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1.2萬人,超時序進度16.3個百分點,全省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衣軍強介紹,山東作為經濟大省、就業大省,在當前內外部環境復雜變化下,就業總量和結構壓力不減,部分行業和重點群體就業承壓。為積極應對就業形勢變化,按照國務院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部署要求,結合山東實際,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團省委等相關部門單位多次深入研究,圍繞政策開展多方論證,在集思廣益基礎上,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制定了《關于加力穩就業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3條穩就業增量政策措施,從四個方面加大政策供給力度。
(一)加力援企助企穩就業崗位。推出“四項政策”:一是實行重點行業社會保險個人繳費補貼政策,對在重點制造業、急需生活服務業的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重點群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個人繳費額25%的補貼,這在減輕企業穩崗壓力的同時,也為勞動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二是提高外貿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返還比例從30%提到50%,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60%提到90%。1-8月,向有關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5.3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三是加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力度,將符合貸款條件的單戶企業最高授信額度提高至5000萬元,貸款利率最高不超過4%。今年1—8月,向小微企業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185.6億元、扶持企業穩崗擴崗20.1萬個。四是擴大家政服務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對象范圍,將補貼對象的年齡上限提高至63周歲,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這項補貼政策的盲點。
(二)加力就業幫扶穩重點群體。突出“四類人群”:一是對失業人員,健全失業人員常住地失業登記服務制度,保障失業人員及時享受常住地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創業服務。今年1—8月,全省失業人員再就業40.6萬人,同比增長3.9%。二是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開展“魯惠樂業”青年就業促進行動,支持各市推出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異地求職擇業的學業優惠、住宿優惠、生活優惠等服務保障措施。三是對創業人員,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對創業擔保貸款到期時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人,鼓勵經辦銀行給予續貸支持。四是對城鄉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在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帶動更多務工群眾就業增收。
(三)加力技能培訓穩人崗匹配。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提高職業培訓補貼標準,支持各市科學制定差異化培訓補貼標準,對就業技能培訓后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進一步提高職業培訓補貼標準。全省積極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開展補貼性培訓達30萬人次,發放技能提升補貼3.4億元。二是普遍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統籌用好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及職業培訓補貼、技能提升補貼政策,推進職工技術能力更好適應產業轉型升級、人工智能技術運用的需求。三是支持就讀技工院校,面向有提升技能意愿的失業人員開設招生“綠色通道”,為其提供入學便利,在學校里盡快掌握“一技之長”,通過技能實現就業增收。
(四)加力優化服務穩就業市場。聚合“兩大力量”,即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與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持續挖潛擴容就業增量崗位,通過開展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活動和小型化、專場化等線下招聘活動,組織他們向調查失業率較高的城市和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偏低的高校加大崗位定向投放力度,全面提升就業服務質效。今年以來,全省深入實施“穩崗助企”專項行動,發揮各級人社部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作用,為11.4萬家企業服務解決用工61.3萬人次。
下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省有關部門單位,全力抓好上述各項政策落實落地。一是抓好政策配套。抓緊出臺相關政策配套操作辦法,做好政策資金、服務專員等保障要素支撐。二是抓好政策兌現。對照政策落實的時限要求,創新采取“政策找人”“政策預審”等方式,加快政策兌現,務求好事快辦。三是抓好政策宣傳。加大就業政策集中宣傳力度,通過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提升政策覆蓋面、知曉度、落實率,切實增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