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5-09-18 18:38:09
原標題:輻射濟南都市圈,圈內居民1小時到機場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輻射濟南都市圈,圈內居民1小時到機場
來源:齊魯晚報
60萬平方米新航站樓輪廓初顯,近百米新塔臺全面建成,兩條3600米跑道雛形顯現……9月15日,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成果初步呈現。這項山東民航史上最大規模的機場建設工程,將讓濟南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躍升至5500萬人次,并升級為民航最高等級的4F機場,為濟南乃至整個山東打開新的“空中大門”。
記者 李夢瑤 于泊升 濟南報道
“未來這里將成為山東最大的交通樞紐。”9月16日,在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現場,望著主體結構剛剛全面封頂的綜合交通中心,濟南國際機場建設有限公司綜合交通工程部部長楊守成感慨萬分,一座融合航空、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于一體的“超級交通樞紐”將在明年底前達到竣工驗收條件。這座綜合交通中心有什么亮點,對未來航空出行有什么意義?記者進行了探訪解密。
配建山東最大地下高鐵站
出站后到航站樓僅200米
9月16日,記者來到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施工現場,在新建的T2航站樓中軸線南側,一座大型交通樞紐式建筑已經可以看清輪廓。作為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重要組成部分,這座交通樞紐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目前轉入二次結構施工與內部安裝階段,后期將進行主體結構驗收,并啟動精裝工程。
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建設,除了航站區工程及西飛行區外,還有綜合交通中心。
楊守成介紹,綜合交通中心是未來濟南機場的換乘中心,這里有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與航空“零距離”換乘,相當于一座巨大的交通樞紐。
作為“超級交通樞紐”,綜合交通中心建設的亮點和難點之一,就是“高鐵進機場”。“正在建設的濟濱高鐵,在機場設有站點,濟南機場的高鐵站就在綜合交通中心地下20米左右。”楊守成告訴記者,濟濱高鐵從濟南東站引出后,到達的第一站便是濟南機場。
“這將是濟南第一座地下高鐵站。”楊守成介紹,這座地下高鐵站有兩層,分別是站臺和候車廳,總建筑面積達5.73萬平方米。目前高鐵站規劃2臺6線,全長450米、寬60米,可同時容納數千名旅客,規模在省內首屈一指。“高鐵站主體結構已經封頂,目前正推進軌道鋪設和設備安裝。”
在省內,青島膠東機場高鐵站也布置在地下,目前已經投用,該站按照2臺4線布置。濟南機場的高鐵站建成后,將成為山東臺線規模最大的地下高鐵站。
值得注意的是,把高鐵引入機場只是第一步,為了實現高鐵與航空的便捷換乘,綜合交通中心建設了空鐵聯運通道,乘客出站后到達換乘大廳,往北200米即可到航站樓。“下了飛機就能上高鐵,出了高鐵就能上飛機。”楊守成說,濟南第一次讓航空與地鐵實現直接連接,中間不需要其他交通方式換乘。
機場高鐵站引入濟濱高鐵后,可直接連通濟南東站。濟南東站作為大型鐵路樞紐,有濟青高鐵、石濟客專、濟萊高鐵、濟棗高鐵等多條線路。通過高鐵連通,濟南機場未來輻射的不只是濟南,而是整個濟南都市圈。
《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也曾提到,加快實施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強化與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建立泰安、德州、淄博、濱州等市與濟南機場的快速通道,實現都市圈內1小時到達機場。
地下20米引入3條地鐵
地鐵網串起四大樞紐
在綜合交通中心地下20米,除了高鐵站,還有地鐵站。
從高鐵站向東,與之平行建設的是地鐵站。與高鐵站相似,地鐵站也是兩層布置,一層是站廳層,另一層是站臺層。按照規劃,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5號線、12號線會經過這里。
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已把線路延伸至現有的T1航站樓,設置了機場南站地鐵站。而在規劃中,軌道交通3號線最北側還有一處站點尚未完成,也就是正在建設的機場北站地鐵站。
在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看來,這3條軌道交通線路至關重要,分別承擔濟南東部城區、起步區和中心城區至機場的旅客出行。
對于濟南市民來說,地鐵通到機場無疑是重大利好。軌道交通3號線延長至T1航站樓后,市區各主要區域到機場的通勤時間明顯壓縮。據測算,從龍洞站至機場南站單程時間為50分鐘左右。高峰期時,從龍洞開車前往機場則需要80分鐘。
與高鐵站相同,從機場地鐵站出站后,也可直接進入空鐵聯運通道,步行200米到達T2航站樓。
從地鐵網看,軌道交通3號線與2號線連通,并串聯至1號線,線網覆蓋濟南的西部、北部、東部。地鐵線路可將濟南西站、濟南東站、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濟南機場四大交通樞紐串聯,市民坐著地鐵就能從各區域前往機場。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軌道交通4號線、8號線、6號線東段、高新東區云巴等線路會建成通車,串聯成網后,濟南市民通過軌道交通前往機場更加便捷。
由此可見,未來的濟南機場,航空、高鐵、地鐵三者間可實現“零距離”換乘,壓縮乘客出行時間,帶來便捷化選擇。
融合多種交通方式
高速路、快速路直通航站樓
綜合交通中心要打造的是一座立體化的交通樞紐,除了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也是融合了多種運輸方式。
在地面,記者注意到,現場的大型停車樓形態顯現。據介紹,項目規劃了26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工程,分為地上四層、地下二層,可停放機動車4640輛。目前,停車樓工程已完成混凝土結構封頂,幕墻和地面樣板已基本確定,精裝修工程樣板區正在進行施工。
“目前正在運行的T1航站樓停車場共有2600個停車位,新建停車樓車位是原來的近一倍,相信未來機場‘停車難’問題將得到緩解。”楊守成說。
“更具創新性的是進出通道設計。”楊守成補充道,從機場南路進入濟南機場T2航站樓,有六條車道分三層環繞在航站樓兩側,形成了立體交通網,屆時網約車、私家車、公交大巴可根據需求進入不同的道路,不易形成擁堵。
在機場周邊則規劃了“一環九射”高速路網和“一環七射”快速路網,可以依托區域高快一體路網格局,實現機場及周邊區域交通分流和進出疏解。
目前,濟南機場南主進出場路已經建成通車,該路起自濟南繞城高速與濟廣高速交叉的小許家樞紐,途經高新區、歷城區,止于移址新建后的機場收費站,路線全長5.46公里,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此外,在整個航站樓的東北角,還將設置長途汽車站檢票及候車廳,并設有專門進出通道。
打造“機場城市”
商業休閑深度融合
“整個綜合交通中心的外形非常漂亮,設計方有新加坡CPG集團參與,他們也是世界最美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的設計團隊。”楊守成說。
事實上,濟南機場二期在設計上與新加坡樟宜機場有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強調視覺通透與商業融合方面。
據了解,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T4航站樓空間進深緊湊,使旅客視線得以從值機大廳無縫穿越至安檢區、集中式商業區,直至候機區,形成流暢的視覺走廊。
“如果不趕時間,也可感受一下地上的美景。”楊守成指著建成后的綜合交通樞紐效果圖說道,“整個建筑遠遠望去像是一幅畫。”
在設計上,綜合交通中心規劃了大面積觀景水池,波光粼粼;多個鋼構荷葉造型的噴泉大廳錯落分布,既呼應濟南“泉城”特色,又為旅客營造出移步換景的獨特體驗。
“商業與休閑功能在此可深度融合。”楊守成說,結合建筑,設計團隊打造了綠色中庭、四季花園、屋頂水面、觀景平臺等多處室內外景觀空間,同時,在樞紐中心內設置了多處商業街區,使整個樞紐成為集交通換乘、購物消費、觀光休閑于一體的“機場城市”,真正讓候車與換乘成為一場愉悅的體驗之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