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力穩就業的若干措施》。其中,強調要“加強城鄉一體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對此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張龍介紹了山東省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
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是國家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穩就業政策措施的重要載體平臺。目前,山東有176家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219處公益性零工市場,萬余家社區就業驛站,39所高校建成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高質量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部署要求,今年8月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了《關于塑強“樂業山東”服務品牌構建高質量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以“5+5+1”體系為核心框架,全面升級就業創業服務網絡。主要有三個特點:
聚焦“五級圈”,優化服務格局。圍繞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機構,推動構建城鄉一體、分級布局的就業創業服務網絡。省級層面以建設省域就業創業基地、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抓手,帶動全省就業創業協同發展。市、縣層面以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為主業,通過融合站點、融合功能、融合數據等措施,推進“15分鐘就業服務圈”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融合建設,提高就業服務的可及性、獲得感。鄉鎮、社區兩級將通過設置窗口、嵌入站點等多種形式,推動就業服務向“家門口”延伸。
聚焦“五類人”,打造服務平臺。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退役軍人、重點關愛人群等群體不同特點,提供針對性就業創業服務。對有就業需求的,結合不同群體的就業特點,“量體裁衣”開展靠前服務;對有培訓需求的,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開展分行業分群體分領域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打造精品培訓項目;對有創業需求的,開展創業陪跑服務,已征集優質陪跑項目1265個,配備導師542名、專員525名,打造陪跑空間98處,全周期陪伴式創業服務加速形成。同時,聚焦不同群體服務需求,推進公共零工市場建設,打造一批有帶動作用的返鄉入鄉創業園、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到2028年底,實現省內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平臺全覆蓋,便利求職者就近享有就業創業服務。
推行“一體化”,升級服務模式。加快推進“智慧人社”一體化建設,健全省級集中就業信息資源庫,覆蓋就業創業、人才服務、職業培訓等就業數據1.4億條。建立省級集中就業服務平臺,年均提供服務900萬人次。支持各市推進“人工智能+就業”應用,青島市南區建設“人工智能+職業指導”平臺,人崗匹配成功率提升至68%,匹配效率提高3倍。淄博市搭建“就業數字員工”平臺,社保補貼審核效率提升4倍以上,核查準確率達到100%。組織“數智就業”專家基層行活動,提供常態化智力支持。試點推動30家“數智就業”服務區建設,構建線上與線下場景融合的“數智就業”服務模式。
下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把高質量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要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空間相關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強化政策、資金、人員等資源保障,培優塑強“樂業山東”服務品牌,為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份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