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適逢全國科普月,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黨委以"黨建+科普"深度融合發展為創新載體,于9月20日組織膠體與界面化學黨支部、實驗教學中心支部聯合"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黨員先鋒隊,面向六十余名中小學生開展"智化未來"科普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育人實踐。
作為學校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的特色項目,活動以"支委領銜、黨員帶頭、專技支撐"的三級聯動機制精心設計。本次活動以"理論筑基-實驗求索-交流賦能"三位一體科普教育體系為指導,由科普講座與實驗探索兩大環節組成,虛實結合,相得益彰。
在講座部分,來自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杜娜老師作了題為“智化未來”的專題報告。她以“從自然到生活”為脈絡,深入淺出地向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講述了化學在社會發展中的核心作用與重要地位。通過豐富的趣味互動,杜教授成功激發了同學們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啟迪了他們的科學思維,播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
在實驗探索環節同學們化身“小小科學家”,分別參與了“溫室元兇”自白書、“看不見的生命染料”以及“纖維素密碼:葉脈書簽DIY”三項趣味實驗。這一過程成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象化認知,培養了其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深刻體悟了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到了科學探索的樂趣與價值。
活動不僅為青少年們提供了親近化學、體驗科學的平臺,也是山東大學推動科普教育、營造校園科學文化氛圍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