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9-18 11:00:09
原標題:山東小鎮文旅經濟為什么紅火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小鎮文旅經濟為什么紅火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蘇 銳
初秋時節,山東省樂陵市朱集鎮的千年棗林豐收在望。棗農趙寶路的電動三輪車停在田間小路邊,他正在觀察今年棗樹的長勢。樂陵市是我國金絲小棗的核心產區,種植歷史超過3000年,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棗樹有1.02萬株。
趙寶路跟棗樹打了一輩子交道,每天都要到棗林看一看?!伴e不住。對象一大早去了鎮上的農家樂幫忙,聽說有外地旅行團訂了七八桌中午飯。”他說,近幾年鎮上通過發展旅游業,讓他“終于看到了這片棗林的未來”。
千百年來,朱集鎮百姓多靠種棗樹、賣棗子為生,從年頭忙到年尾,棗林的打理、棗子的收獲與晾曬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多,少了青壯年勞動力,棗林的打理變得愈發吃力。守著金飯碗,還能要飯不成?樂陵市、朱集鎮將目光轉向文化旅游業。
今年4月,位于朱集鎮的樂陵影視城正式開放。隨著《國色芳華》《唐探1900》等影視作品走紅,作為拍攝地的樂陵影視城的旅游被帶動起來。朱集鎮讓村民以閑置民居、廢棄宅基地入股,在樂陵影視城周圍建起一批高端旅游民宿,先后帶動6個村建成民宿72套。接著,鎮上串聯特色民宿、影視道具、漢服體驗等資源,引進換裝旅拍服務、道具加工展示等項目,著力推進外景地建設,實現了從影視IP到文旅消費的轉化。
朱集鎮黨委書記臧國振告訴記者,朱集鎮將抓好影視產業起勢之機,立體開發千年棗林,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創新培育新興場景,全力打造“農文影旅”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
游客在樂陵市朱集鎮千年棗林吃長桌宴 樂陵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傳統產業面臨發展瓶頸的背景下,鄉鎮怎么統籌文旅資源實現綠色發展并帶動民眾增收?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旅游產業的可喜成果提供了新答案。
今年夏天,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馬莊村的石河漂流項目迎來大批游客。馬莊村因“河”施策,大力發展旅游,著力打造集生態旅游、拓展運動、溯溪玩水、避暑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勝地,全長約6公里的漂流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游客前來體驗。
游客大老遠來到村里,漂流項目再好玩,僅此一項是不夠的。五井鎮在周邊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開設文創體驗商店。開車十幾分鐘,游客就能從馬莊村到隱士村,后者出產的柿餅全省有名,漫山遍野的柿子樹一到秋天就紅成了一幅畫。
2024年以來,五井鎮按照“連片規劃、體系完善、品牌打造”的原則,以市場化經營鄉村為策略,對相關村莊統籌規劃,打造“八岐山下·金柿山里”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探索出“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鄉村變景區”的共同富裕新路徑,帶動全鎮年游客量突破30萬人次、年旅游收入近2000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鄉村生態環境保護,朱集鎮、五井鎮都是良好生態環境的受益者。山東有一批鄉鎮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對文化生態的呵護,如今也都水到渠成吃上了“旅游飯”。
鄒城市城前鎮文化底蘊厚重,因處于2800年前的古藍陵城前方而得名。近年來,城前鎮持續放大南、中、北三大片區特色,加速構建“處處有美景、處處有文化”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如今,城前鎮的南部重點開展峽谷漂流提升工程,探索“漂流+”發展模式,招引開發多種水上游樂項目;中部以康王谷景區為核心,增設室內卡丁車競技場、房車露營等消費業態,完善酒店、民宿等配套設施;北部全力支持“福特主題樂園”,旨在發展成為鄒城市文旅產業新核心。
圍繞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山東在促進鎮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豐富休閑農業業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鄉村特色文化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目前山東已形成黃河民俗、運河文化、長城村落、濱海漁家、紅色沂蒙5條鄉村旅游帶,培育了77個精品旅游小鎮,打造旅游民宿集聚區86個。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讓文旅產業在鎮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下一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將重點在結對賦能、布局優化、業態創新等方面加力,比如以“藝術介入、美學升級、文化活化”為路徑,整合藝術院校、鄉建機構等力量,推出鄉村美學生活新場景;實施鄉土美食提升行動,探索開展農村電商與鄉村旅游“后備箱融合工程”,推進旅游民宿集聚區建設,開展“游購鄉村”系列活動,推出一批“非遺在鄉村”經典項目。
中國金絲小棗之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